蒋勋:美到底是什么?什么舍得?什么舍不得?

2020-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拂尘记

这是拂尘记的第452篇原创文章,字数1496,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从3年前买了一本《孤独六讲》开始,我就此入了蒋勋老师的“坑”,听遍网上能搜到的所有讲座、访谈,听了3遍《细说红楼梦》,有很多个夜晚,都是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每每感觉焦虑烦恼,他的声音总能抚慰我的心、抚平我心里的皱褶。

我们常常会为了不必要的东西纠结烦恼,我们常常会忽略生活中的美,常常会困惑,我们的一生,到底舍得什么,舍不得什么。

听多了,有几个故事,印在了心里:

他看到吃自助餐的人,拿着盘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他们很多人在想,今天还有什么我没有吃到?我有没有错过什么美味?

我一定要吃出本来,不能辜负这昂贵的自助餐券。结果往往是吃得没有节制,以为舒服了心,其实却辛苦了胃。

他认为的美,是能在吃的过程中,仔细品慢慢味:我当下吃到的每一口都是美味。

“吃”与“品”的区别:吃,是一个口加乞丐的乞,就是我们很饿的时候,想要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吃进很多东西;而品,是三个口,用味蕾慢慢品味,细细观察。

品的过程中,参与的不止是味觉,还可能有视觉、触觉、听觉,比如我们说人的穿衣品味、家居风格品味、音乐品味等等,这些都已经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享受。

“吃”的是物质,品的是内涵。

有一个家庭,带着2个孩子,去法国罗浮宫看展览,他们一直在问,孩子还有什么没看到,还有什么“美”,他们没有欣赏到?

他们想的是,不要浪费昂贵的机票钱、不要浪费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要把所有高雅的、伟大的画作,“填鸭式”地塞进孩子们的眼睛里,却从没曾想,孩子在观看、欣赏每一幅画的当下,体验到了什么?真正感觉到了美吗?

美是历史的加法,是在历史的进化中,得以延续下来的经典。比如一朵花,它可能只开2天,可这朵花的族群,它们的生命可能存续在了2亿年;比如我们人,最多不过百年,可人类的基因,已经存在了几千万年。

美,就在这些生命的延续中呈现。

有一个妈妈,满身名牌,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可是她女儿,却只喜欢穿卫衣破洞牛仔裤,她觉得看不顺眼,于是买了很多名贵的衣服,可是女儿就是不喜欢穿。

他说:美,其实不是昂贵的品牌,而是要适合一个人本来的风格。

美,到最后,是回来做自己。比如那个女儿穿适合她年纪、风格的卫衣牛仔裤,比如陶渊明,“结庐南山下”,过自己喜欢的简朴生活;我们要找寻自己的真正爱好,然后尽力过好当下每一天。

美,是真正做自己,可是太难太难。

因为现代社会,充满了比较,充满了焦虑,别人家的小孩已经会背唐诗三百首了,自己家的却连话还讲不明白;别人买了豪宅豪车,自己却还是老破小;别人已经晋升三级,自己却还原地踏步。

这时候,我们能觉察到生活中的美吗?

要真正遵循内心做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立足,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

我们穷尽一生,去寻找美,可当离死亡非常非常近,又侥幸“逃生”后,也许我们才会重新去思考,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们平时到底在计较什么,要舍什么?不舍什么?

蒋勋曾经发病进ICU,他清醒后,手脚还不能动弹,但是头脑在飞速运转,这时他问自己的问题是:有什么东西,真的能带走?一生的爱恨?一生的恩怨?我们的生活里,真正要舍得什么?舍不得什么?

人,除了真诚的爱,什么都留不下来。当这个世间,所有爱他的人都消失,所有知晓他的人都不在,那么他有没有来过这个地球、来过这个宇宙,又有谁能知道?又在哪里会留下一丝痕迹?

生活中的美,是做自己,是珍惜当下;是珍惜拥有,过好人生的每一天,如果你觉得生活苦闷、谋生不易,那就试着要多问问自己“我拥有什么”?少问问“我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

大家好,本文由拂尘记原创,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欢迎关注,欢迎留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