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OCK系统和三幕结构观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文/朱朱哥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92194/9e9213c2db02aa06.jpeg)
题记:著名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一书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玩转情节与结构,写出会咬人的精彩故事。
LOCK系统指的是情节的基本元素,代表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和冲击结尾(Knockout)。
三幕指的是故事开头、中段和结尾。三幕结构非常稳固,永远不会害你走错路。只要故事以三幕结构展开,读者就能较快进入状况。
当你偷一名作家的点子,这叫抄袭;当你偷一堆作家的点子,这就叫研究了。——剧作家威尔森 ·米茨纳
本人试从情节LOCK系统及三幕结构角度对新编黄梅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进行分析,从中体会戏剧编排方法和技巧。
01 故事梗概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一出著名的古代喜剧作品,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故事发生在宋朝景佑年间,说的是杭州城里刘秉义和孙寡妇各有一双儿女,自小刘家的儿子刘璞就和孙家的女儿珠宜定了亲,刘秉义的女儿惠娘许给了裴九老的儿子裴政,孙寡妇的儿子孙玉郎另聘了徐雅的女儿文哥为妻。
转眼各家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刘璞却得了重病,吃了多少药总不见好转,刘秉义夫妻俩无计可施,就想出了瞒着孙家娶珠宜过门冲喜的主意。
孙寡妇得知真相时婚期已定,心中十分气恼,为了不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婚姻遭受不幸,孙寡妇让自己的儿子玉郎男扮女装上了花轿。
新婚之夜,新郎刘璞仍在病中,心虚的公公婆婆让自己的女儿惠娘陪"嫂嫂"安寝,结果玉郎和惠娘一见钟情,过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洞房花烛夜。
冲喜之后,刘璞的病倒渐渐好了,孙寡妇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就叫玉郎偷偷的回家换珠宜回去。难舍难分的玉郎和惠娘抱头痛哭,终于被惠娘的母亲发现了真相,刘、孙两家闹得不可开交。
消息传到惠娘的婆家裴家耳中,裴九老大怒,一张状子把刘秉义告到了官府,刚巧刘秉义也来告孙寡妇,两人在衙门口相遇,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一直打到了乔太守跟前。
乔太守听完两人陈述的案情,把刘、孙、裴、徐四家人都传唤到大堂上,调解一番之后,大笔一挥, 巧点鸳鸯,令三对鸳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02 根据故事改编的新编黄梅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情节与结构
001 新编黄梅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情节元素
三对青年互相爱慕;
必须有事情拆散他们;
他们可能排除万难在一起;
经历这段过程后,其中一人或全部都有所成长。
002 新编黄梅戏《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三幕结构
第一幕:故事主要发生地点在城隍庙。
故事主角出现:
故事主角孙玉郎忙中偷闲来到城隍庙,偶遇在城隍庙随母烧香的刘家女儿刘慧娘,一见钟情;同时在城隍庙随父上香的裴政偶遇随父上香求姻缘的徐家女儿徐文姑,双方一见钟情。
主角目标: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见钟情两对青年是:孙玉郎对刘慧娘,裴政对徐文姑。
干扰因素设定:
双方偷偷互换信物——折扇和手帕,在家长干扰下,慌乱中出错,双方把信物送错意中人。孙玉郎对徐文姑、裴政对刘慧娘。
回到家中,裴家请来媒婆并向刘家下聘礼,致使错上加错。
这就是故事开头写作中第一扇无法返回的门,推动情节向第二幕发展。
第二幕:故事主要发生地点在刘家、孙家。
刘家的儿子刘璞和孙家的女儿珠宜自小定了亲,转眼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刘璞却得了重病,昏迷不醒,刘家夫妻俩无计可施,就想出了瞒着孙家娶珠宜过门冲喜的主意。
故事情节推手出现:
第一个推手:配角刘家丫鬟桂香。
桂香口中把门不严,把刘家大儿子刘璞重病冲喜的秘密说出,恰巧被孙家奶妈听到,并把这个秘密告诉孙家夫妇。
孙家夫妇得知真相时婚期已定,心中十分气恼,为了不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婚姻遭受不幸,孙家夫妇让自己的儿子孙玉郎男扮女嫁上了花轿。
新婚之日,新郎刘璞仍在病中,心虚的公公婆婆让自己的女儿惠娘陪"嫂嫂"拜堂并安寝,孙玉郎和刘惠娘过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洞房花烛夜。
第二个推手:配角刘家丫鬟桂香。
孙玉郎在刘慧娘帮助下,趁着夜晚,从刘家后门溜走,恰巧被刘家丫鬟桂香看了个清清楚楚,并无意中告知众乡邻,一时间在全镇子上传开。
这就是故事中段写作中第二扇无法返回的门,推动情节向第三幕发展。
第三幕:冲击结尾,有情人终成眷属目标实现。
消息传到惠娘的婆家裴家耳中,裴九老大怒,一张状子把刘家告到了官府,刚巧刘家也来告孙家,两人在衙门口相遇,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一直打到了乔太守跟前。
更有意思的是,裴政和徐文姑、刘璞和珠宜及其家人都来到太守府,大家不明就里。
乔太守听完孙玉郎和刘慧娘陈述的案情,把刘、孙、裴、徐四家人都传唤到大堂上,调解一番之后,大笔一挥, 巧点鸳鸯,令三对鸳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03 小结
无论是作品创作,还是作品鉴赏,三幕结构是故事情节展开最稳定的结构。
主角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面对对手和一切干扰因素,勇毅前行,最终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