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贫寒之家,长于无门之户,只上了两年学的他,不仅生活富裕,还在
行动力强的人,终将生活活成了自己期望的模样。

生于贫寒之家,长于无门之户,却,多次成为国会议员,这样励志的人你听说过吗?
总共只上过两年学,不到一年的文法学校,一年多的写算学校,却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这样的奇人你听说过吗?
这个人就是富兰克林。
我开始初步了解他,是阅读《富兰克林自传》。
【1】
他,8岁上了文法学校,不到一年,父亲把他转到写算学校。10岁时,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父亲是做蜡烛和肥皂的。12岁时,在哥哥的手下做印刷学徒工。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样生于贫寒之家,长于无门之户的孩子,到后来生活富裕,既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又是国会议员,推动了许多的立法,在世界上小有名气。
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的许多优秀品质分不开。最突出的莫过于:行动力强。
【2】
抽取其中的两个小故事。从冰山的一角看冰山下的宏大。
有项技能他一生受益,那就是写散文。我们听一听,用他的话说,这么个雕虫小技是如何习得的。
在他12岁时,有个关系很铁的好朋友,约翰·柯林斯,两个人喜欢辨论,一次因为一个问题,两人观点不一致,书信往来四五份,父亲看到后,指出,虽然他的标点和拼写比对方好,但是文笔修辞表达清唽方面,与对方相差甚远。
他感觉父亲说的很公正,下决心要掌握文笔的表达。他是怎样做的呢?
当时他看到了《旁观者》,感觉那上面的文章,文笔特别优美。他感觉到用诗歌表达能够促进文笔的提高。因此就把几个故事写成了诗歌,过一段时间再把诗歌写成散文,多次阅读文章以后,把每一篇文章的主旨用一句话写出来。然后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表达文章的主旨,再和原先的文章进行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提高。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文笔,修辞,表达逻辑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好的效果源于找到正确的方法以后,刻意练习,直到达成目标。
还有一件对他影响深远的事,13项美德的养成,一直努力尽可能坚持去做。
每天做表格从一项美德开始。每天反省看做到了没有?每项美德坚持一个礼拜,形成一定的习惯,以后再加入另一项,以此类推,逐步13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勤奋和节俭是他非常推崇的两种优秀品格。
美德成就人生,这与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传统所提倡的是一样的,蕴含在其中的大智慧通过强有力的行动力,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从而在人生中得以游刃有余,所向披靡。
开卷有益,愿每一个人有所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