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语旅行·在路上连载小说

琴语(五)

2019-04-29  本文已影响4人  梅香绾华

           一拖在拖的建组会议终于在师爷爷去世后的第二个星期一举行了,这期间关于用牟宁出演女一号的决定自是经过了好一番周折。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剧院从来没有这种先例,牟宁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团里是要她回来的,可因为那场沙枣花节的演出让她实际上并没真正成为过京剧团的一员。如今京剧团归了大剧院,牟宁能算作京剧团的人吗?这是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牟宁可以回来,回来就要做后半生的演员,要练功排戏,要过回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她也可以不回来,拿着国外艺术管理研究生的学历继续做她的美术馆馆长助理。她心里说,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选择的,是舞台选择了自己。

         京剧团里人人都心知肚明,除了牟宁再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剧组定了牟宁也没太多人反对。眼见着要定人的时候,剧院办公室的何主任坐不住了,早就推荐的自己外甥女眼见着没了机会心里怎么也是不舒坦。

“不如让玫玫的小牟比赛决定吧。我也不偏袒自己外甥女。”

“玫玫学得是音乐剧,唱功再好跟京剧也不是一回事,你这不是难为孩子吗?”周诗凯从一开始就想拒绝何主任这种无理的要求,京剧就是京剧,唱歌的跳舞的在专业都始终是差了点味道。可京剧团归了大剧院,演出都变了味,晚会上出两排大靠,唱几句京歌,大家都觉得这就是京剧了。

"人家好歹的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怎么就演不了么?我也是讲道理的,小牟当年再好毕竟不也这么多年不演了么。"何主任认了死理,非想要玫玫试试,秦昊作为院长也必须得一碗水端平。

“比就比么,咱们剧院一直都是竞聘制度,何主任的要求也不过分。” 秦昊只能这么说了。

         其实每个京剧团的人心里都清楚,大剧院的竞聘制度几乎都是形如虚设,演员这种职业根本做不了假,两道大幕一旦拉开,演员就成了孤军奋战的英雄,好坏自在人心,而非领导手里的一纸分数。

“我不同意。”门外,是郁秋婉。“你们要是找我做艺术指导,就给我找一个专业的京剧演员。我给唱歌的排不了戏。”

         或许郁秋婉把这件事看作了原则问题,也或许她只是觉得这么多年都没有保护好这个孩子,而真的想为她做点什么——那就是带她重新回到舞台来。郁秋婉经常会对牟宁有愧疚,如果沙枣花节的那场演出牟宁没有受到那样的伤害,那这孩子早就站台中间了。她常常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弥补,所以,郁秋婉想要弥补。

"牟宁是我从小教出来的孩子,当年我能排《孤塚》,今天我就能排《红召》。"

“妈,您怎么来了?”周思凯感到惊愕,他以为母亲真的不在乎到底谁来演,也不在乎到底演的怎么样。所以从未和她提起过剧院对牟宁的意见,一行人只觉得死忙当活马医,撕破脸也要送牟宁上《红召》。是成全自己也是成全大家。而郁秋婉的到来无疑使给了他们巨大的筹码,为《红召》保驾护航。

          来之不易,郁秋婉说话掷地有声,谁都没办法和她的实力与名气抗衡 ,牟宁如愿了。

          回去的路上宋明哲忍不住的发问  “还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吗!”

          三人开车行驶在二环快速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总是容易让牟宁觉得恍惚,人行走在路上的时候到底哪些东西的存在是真实的呢?牟宁忽然想起10年前的青城还没有快速路,也没有大剧院,南城多数都是荒的。只不过十年,南城高楼耸立,而北城则愈加萧索了,就好像所有的人都只是陪你完眼前的这段路,走完便天高路远,在难知何时相逢了。

        “你知道我当年有多么诧异,你跟我说你不是这块料!当时你们学校加上全团都觉得你是天生的青衣,怕是有史以来戏剧学院都只有你这么一个不经过附中推荐的保送生吧。”

        “人人都想要一个天才的故事,我妈就是那个精明的导演。你要知道小牟吃过的苦一点都不比你少啊。”周锶凯虽半带着调侃说的却都是真心话,同是梨园行里的人,又怎么会没有一点惺惺相惜?他也是偶然的看到了母亲郁秋琬那些年给牟宁制定的训练计划,才恍然明白了为何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女孩为何得以在舞台上迸发如此惊人的能量,艺术从来没有捷径,骗不了人也做不了假,要有天赋还得足够的努力,要从人群里出来最后还得有一点运气。

          没读过附中,牟宁打小受到的都是郁秋婉一对一的教育。那年刚读大学的时候牟宁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毕竟戏剧学院的好苗子到处都是,先前再优秀的学生在这都可能深受打击。

        "你们到底会不会演戏,请假条是这么写的吗?什么时间排戏,第一幕第几场什么角色都给我写清楚了。"牟宁和同学因为被话剧系抽调过去参加演出而当误了两节课,着急忙慌的去系里补假条。

"不好意思老师,这个我不太清楚,没给我们剧本,我们就是在中间有一段戏中戏的表演。"牟宁正跟教学秘书解释。

"你们这些京剧系的真是麻烦。"教学秘书突然这么的一句突然让空气有些许凝固。戏剧学院有一条鄙视链,话剧系看不起京剧系,京剧系看不起地方戏,这都是一直以来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没挑开了直说而已。可教学助理毕竟手握每个学生的排课大权,即使说的在过分大家也不想得罪她。

"怎么呢老师?我们京剧系有什么问题吗?"在场的学生只有牟宁敢发问。

"没什么问题你们怎么第几幕都不知道。"

"您是看不起京剧系吗?"

“你们什么态度!都给我出去!”教学秘书趾高气昂的指着几个来写请假条的同学,见状不对,一起同行学生赶紧拉着牟宁别再说下去了,如果得罪了教学助理以后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

“王老师,希望您以后能尊重京剧系。”牟宁语气平静,说完便转身走了。

        戏校的课程分很多种,基功课武功课都是大家一起上,剧目课则是按照行当单独分开由各自的主教老师来上。得罪了教学秘书,请假条没开出来,又没有主教老师的联系方式,牟宁和同学只得硬着头皮等下节课跟老师解释一下。偏偏又不巧,一起去的四个同学只有牟宁是赵姝的学生,一个人回去上课连个能一起证明的人都没有。

        赵姝出生于梨园世家,是赵鸿晰之女,是郁秋婉师出同门的最小师妹。赵家世代相传文武老生行当,但偏偏第五代的赵姝是个女孩。8岁那年,父母的感情因为家里没有男孩而走到了尽头,所以自打学戏她无非就是想着证明自己绝对不比男孩差。可有些事情不能证明,她是赵鸿晰的女儿,大家希望看到的赵家第五代是台上的林冲高宠而不是台上的虞姬貂蝉。如果她和郁秋婉一样,也是关晓月的女儿,如果她也在地方院团,而不在首京,如果……她给自己假设过无数可能……台上有一扇门,舞台上也有一扇窗,在一次次上天的玩笑中,赵姝的门关上了,所以她选择守望窗前,带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开启舞台上的那扇门,虽然辛苦,乐在其中。

        “戏剧学院的学生都有很多活动,但是我希望你能知道,你们来学院是来学习的,学院从来不差有天赋的学生,这里好苗子都扎堆。”牟宁赶回教室的时候其实早就放学了。可赵姝的课似乎是刚刚才下,教室里同组的几个学生正在收拾东西,坐在门前的赵姝则冲着牟宁冷不丁的甩下这么一句,简直让牟宁红透了脸。

          "对……对不起。我和几个同学被抽调……"牟宁磕磕巴巴的跟赵姝道歉,"我说过,不要为自己找理由。我课的规矩在你没来的时候已经讲了,希望你能记着。"赵姝突然厉声打断牟宁,说完就走了。赵姝的严厉让牟宁忽然想念起郁秋婉来了,郁秋婉也总是爱凶着牟宁,错了也不许解释。因为牟宁太爱郁秋婉,也太想成为和她一样的人,所以从来都任凭郁秋婉教训而不多说一句。郁秋婉是牟宁心里的一道光,所以被教训的时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难过。“自己已经读大学了,自己很快就能够成为郁秋婉那样的人了。”依然怀抱着这样的信念,牟宁坚持了四年。

        按照惯例,戏剧学院的毕业学年要演一出毕业大戏,届时各大院团也会根据学生们的毕业演出水平挑选合适的演员进团。所以毕业演出便是大学四年级最为重要的事情,一般是每人要准备一出全本,一出折子,有的人取巧,挑自己最熟的戏,也有的人想趁最后一年在多学点,会专挑自己不那么擅长的当面选择。不管怎样大四是最忙的一年,整整一个学年都要为此忙碌……

        "老师,我想演《谢瑶环》,真喜欢这个角色。"

        "这个戏挺有难度,要一人分饰青衣和小生。要演好可不容易,你先好好缕缕,回头在让郁老师给你好好说说"

        "啊,这么说您同意啦,我还一直担心您会不会不支持我选这出戏呢。"

        "你想拓宽戏路是好事啊,只是这戏必须跟郁老师学,这可是当年陈汉先生专门给关老师写的戏,郁老师得到的是真传。"

          "啊,太好了,赵妈妈我爱您啊。"

          "好好学,八月份郁老师要参加青城沙枣花节的汇演,上边点的正好也是这出,你过去跟着好好学学,也顺便照顾着郁老师。"

            就是这场沙枣花节的文艺汇演打碎了牟宁一直以来平静简单的生活,父亲牟君友和宋阳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母亲心碎之余回到了她的老家——东北在往东的一个小城,任凭血浓于水骨肉情深,母亲都不愿意在回到那座令她付出了一整个青春的城市。她只不过想挽救父母的感情,可是不等她成功就失败了。也是这件事,郁秋婉才从牟宁的大学老师那里知道了自己对于牟宁的重要,知道了牟宁为什么想成为自己这样的人。她那么努力的维持着自己幼稚可笑的想法,可郁秋婉浑然不觉,是自己没有保护好这个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