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读书会

自我成长分析之成熟前期

2017-09-29  本文已影响41人  Walking林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个人走向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通过全面回顾自我的成长经历,分享从青涩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故事,分析其中的心理活动和自我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揭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自己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自我成长分析 有利条件和不足 方向

本人现年34岁,在教育行业已经行走到第14个年头,参与到心理咨询工作中也不止7年了。最初是成长于一个大家族式的家庭环境中,体会到长辈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对孩童时期心理的影响,以及父辈对留守的同胞亲戚的帮扶导致自己和大家族中的兄弟姐妹相互之间不定期寄人篱下,年幼不懂事的孩子中有因此辍学的,这让我一度在学习上也没有了充足的动力。但我并未一蹶不振,在受伤和无可奈何中,我决定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并争取帮助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于是我在大学里学习了教育专业,阅读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成为一名中国青年志愿者,参加各种义工活动。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同样受家庭影响,但无法解脱而放弃学业的学生时,是痛心的。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学做兼职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今年暑期,我加入了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脱产班,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咨询的理论,为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做准备。这一切的促成,都是和个人成长中所经历的一切息息相关的。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童年时期的经历

由于父亲工作性质特殊,除了文职兼职财务还有值班、出警的任务,母亲是勤劳的三班倒织布厂女工,我在农村出生,和劳动力不强的奶奶、做裁缝的跛足大爹一起生活,长到两岁多大爹去世才回到镇上和父母相聚。当时农村生活很苦,吃的是腌渍的臭瓜皮拌稀饭和面条。村民习惯欺负没有兴旺男丁的弱势群体,常常因为小事就朝胆小懦弱的奶奶破口大骂,每当此时,奶奶就紧闭门窗,不予回应。走路不稳当的我在自家半封闭的小院范围内活动,却总被调皮的半大孩子们无故推搡在地,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都是跛足的大爹艰难地扶我起来,为我擦去眼泪,教我宽恕,给我讲故事说道理,让我忘记痛苦。所以,很早我就开始记事,寻找能够给我安全感的人相处。

回到镇上,爷爷执意要卖掉老家的房子,价格上却几乎是赠送。一是为了改善自家一个条件更不好的叔伯亲戚的住房环境,二是为了摆脱相欺的乡邻吧。父亲原是不肯,却也拗不过。不过这种无意中造成的背井离乡的局面,更激发了父亲对于来镇上寻求立足之地的后辈们的爱护,于是在被其他人认为我是作为一个独生娇娇女的那几年里,我与不同的哥哥姐姐共享父母的关爱。为了体现公平,让来家里寄居的哥哥姐姐能够体会到长辈的关爱,压抑我的个性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当时不过十几岁的哥哥姐姐们都正是处在第二叛逆期,离开自己的父母到陌生环境上学、学会自立、自谋生路,也是艰难又心酸的。当时的农村家庭不太重视教育,很可能只是不适应生活而导致的应激性心理障碍都被忽视,家里也是不读就算了的态度,所以有几个亲戚初中没有毕业就进入工厂做工去了。虽然我常常被压制而处于郁闷状态,但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因此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以后决不能因为这样的状况就轻言放弃。

学龄前至上小学这个阶段,还是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我和爷爷奶奶单独住,我主要由爷爷带。但是他们也有些岁数了,并不能很好地照顾我,每餐主要菜品是腌菜、咸鱼和当季最便宜的蔬菜,爷爷心情好,就有下酒的油炸花生米。我营养不良,严重缺钙,走路易摔跤且伴有严重生长痛,就隔段时间自己跑去舅舅家补充营养,或者在邻里认识的奶奶家蹭一餐。开始上小学,我的头发又长又多,奶奶不愿意给我梳头发,我就去找后屋的陈阿姨帮忙,直到在睡梦中被奶奶无情剪掉了长发,才开始自己学着梳头。平时玩耍或是学校活动中衣服弄脏了,就去外婆家自己接一大盆水泡在里面。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学会了思想独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我8岁多时弟弟出生,妈妈换了工作单位,有时间在家做饭,伙食略有改善,但家里成员结构就更复杂了。岁数相差不大的留守儿童,我的表兄妹也陆续住了进来,大家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的孩子一餐甚至可以吃到6碗饭,于是每餐饭妈妈都是用最大的饭锅煮上满满一大锅,一大家子人围坐争食,热闹非凡,常常有种食堂大锅饭的感觉。直到现在,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妈妈都保留着这个习惯,总是煮很多饭,生怕来客饿到肚子。这样的言传身教,也是我极具悲悯之心,不吝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的源头。

(二)求学阶段

小学阶段就读的是实验班,学校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思品、音乐、体育、生物、劳技、地理、历史这些所谓的副科也纳入考核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的课堂教学用到投影仪和原始的幻灯片。常常开展的知识大赛也是励志求学的助力。我在学校加入了鼓号队和舞蹈队,重大节日打小鼓游行和表演舞蹈节目,并参加了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表演。体育课有武术环节,而且跑跳投掷肢体运动球类田径各种项目兼备。另外,在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会参与志愿者活动。这个阶段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把课余生活和音乐联系起来,也交到很多朋友,与原生家庭成员良好互动。

初中阶段课程变得更有侧重点,父母对我虽有学业上的要求,但还算不太严苛,但对于人际交往,尤其是处理大家庭中表兄弟姐妹的关系方面,他们觉得我已经长大,希望我是一个长姊的角色。这对于处于第二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挺有压力的。有幸遇到一个极具亲和力的老师,填补了一个父辈尊长能够给予我的关爱。另外,由于幼年体质不佳,瘦弱、缺钙、贫血、低血糖,常因一点小病就去镇医院报到,接诊护理的护士长阿姨比妈妈更细心,让我有被呵护的感觉。感谢二位在这个阶段成为我的“代父母”,给予我健康的心灵成长环境。

高中阶段学业更忙,首次住校造成的离家焦虑和脱离原生家庭管制的兴奋感被军训后的纪律整治事件冲淡,初中阶段被小心翼翼呵护的心灵受到创伤,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被放大,叛逆期的据理力争成为一段佳话。而接下来的高中三年的管理理念是让学生做“一个勤奋的哑巴”,活跃的天性再次被压抑,埋头苦读,交际圈简单而集中。这样的事件为我种下了立志走入教育行业,在讲求规则性的同时去保护学生天性的种子。

(三)充实的大学生活

大学时再次离家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方言和风俗习惯让人措手不及,加上高中缄默埋头学习的惯性,让我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直到安全渡过应激反应较重的头两个月。这个个期间,为了融入当地人的群体,以及从学业上超越自我,再上新的台阶,我阅读大量图书馆藏书,尤其是涉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观察和日常打交道,我意识到大家都一样是来自各自熟悉的环境,都在磨合和适应新的生活。于是我逐渐打开了自己,除了与曾经的同学联系,还尝试认识籍贯地之外的同学,学习他们的方言,和新认识的人成为朋友,参加各种英语角、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成为一名中国青年志愿者。这一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心理学知识的力量,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从困境中解脱,还能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由于大学同学很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为了赶超这些优秀的同学,我全心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的英语能力竞赛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这让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至今这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还是我所秉持并传递给学生。

(四)迈向成熟

个人生涯成长期,不断发展中,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