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篇——《黄帝内经》如是说(015)

2024-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韦志学写作

2024年10月14日,第15天初读《黄帝内经》(第086-)。

              起居篇

起居,是指人的日常生活,包括作息、劳逸、睡眠和房事等内容。

《内经》对起居养生极为重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被视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则之一。

近代的一些长寿老人,也都有一套科学的作息制度,并能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现代科学也证明,规律性的生活容易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对机体健康大有益处。

相反,如果“起居无节”,就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引起早衰、多病,甚至早亡。

现代社会里,紧张的生活节奏、过重的社会压力、过多的声色诱惑,也使许多人忽视了起码的起居调摄,为此早衰、猝死的现象更是越来越多。

“起居有常”就是要求作息有规律。《内经》对此论述最多的是“顺时养生”的方法。

首先从“不妄作劳”谈起:“日常劳作的宜忌”,说说过劳与过逸的害处,偏重于“体劳”;

再说“睡眠与梦”,介绍中医对睡眠机制的解释、失眠症的原因等,重点介绍“内经梦学”,说说梦的由来及其反映的问题,偏重于“神劳”。

第086句:【原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事谓五劳所伤。

——《素问•宣明五气)

意思:

五种过度的疲劳会损伤人体:长时间用眼,则神气耗费,从而伤血。

长时间静卧,则阳气不得伸展,从而伤气。

长时间坐着不动,则气血流输不畅,从而伤肉。

长时间站立,则损及肾脏和腰膝,从而伤骨。

长时间行走,则筋脉劳顿,从而伤筋。

这就是所说的“五劳所伤”。

第087句:【原文】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素问•举痛论》

意思:

过度疲劳就会使人气喘而汗出不止。

气喘则内气越出,汗出则外气越出,内外之气皆出,所以说是“气耗”。

第88句:【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素问•经脉别论》

黄帝问:人们的居住环境、日常行为、勇怯性格都有所不同或会发生变化,其经脉气血也跟着变化吗?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愤怒、劳累、运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气血都会因之而发生变化。

备注:恚hui (第四声),意为:怨恨。

第89句:【原文】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手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素问•经脉别论》

意思:

夜间远行劳累,就会使肾气受到扰动,从而精气不能闭藏,外泄为喘,这时就会伤到肺气。

同样道理,因堕坠而受到恐吓,就会使肝气受到扰动,外发为喘,而且偏胜的肝气会侵犯脾而致病。

当受到惊吓时,肺气就受到了扰动,外发为喘,还可扰乱心神而伤心。

当渡水和跌仆时,因水气通于肾,而跌仆伤骨,骨又属肾,所以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此时的气喘,则出于肾和骨。

在上述情况下,身强而意志刚勇的人,气血运行通畅,就不会得病。

身弱而要志怯弱的人,气血易带,邪气留而不去就会发生病变。

第090句:【原文】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素问•经脉别论》

饮食过饱而出汗,是由于胃气蒸腾,会使胃阴受损。

惊恐会扰乱心神,神气浮越,津液不能收摄而汗出。

拿着重物走远路而出汗,是由于肾气外泄。

因恐惧快跑而出汗,是由于肝气受损。

身体劳累过度而出汗,是由于脾气受损。

所以说,人生病是由于对身体的劳用过度,这是常理。

第091句:【原文】人饮食、劳倦即伤脾……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行房,汗出于脾,因而三虚,脾神失守。

——《素问•本病论》(遗篇)

意思:

人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就会伤及脾脏。

再加以饮食过饱而出汗,损伤胃之津液;酒足饭饱后行房事出汗,损伤脾之津液。以上两处虚弱,再加上“天虚”,共有三虚,如此,脾脏所舍之神志则将离去。

第092句:【原文】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

——《素问•本病论》(遗篇)

意思:

人长时间坐在湿地上,或者强力劳作又进入水中,就会伤及肾脏。

第093句:【原文)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素问•金匮真言论》

意思:夏天阳气壮盛,暑气蒸熏,如果不让汗顺利地排出,秋天的时候就要患风疟。

备注:疟(nue 第四声),疟疾,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传染媒介是蚊子,多为周期性发作,也叫疟(yao 第四声)子。

疟(yao 第四声)子:疟(nue 第四声)疾的口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