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善人—我读道德经(79)
2023-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溪木木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翻译】
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不分亲疏,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我的理解】
想去化解大的怨气,没有合适的方法,即使表面和解了,也会留下后患。如果包容怨恨,以德行感化怨气,那为善的该怎样做呢?圣人对于怨恨包容而不对立,知道怨恨的根源,慢慢化解,而不去苛责别人,使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作为管理者,如果一味去想着和解矛盾,那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是立教化,明风俗,让人们都有共同的道德观,这样矛盾就会减小。企业文化就是这样的作用,文化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求大同存小异才是解决大矛盾的正确做法。所以顺应天道的管理办法是包容理顺而不是严苛税法。天道无情,不分彼此,但却一直和顺应天道的人站在一起。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