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一个迷恋垃圾桶的孩子
01
孩子总有一些在大人看来比较“奇葩”的爱好。
一个同事的儿子,今年5周岁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一直有一个很多人难以想象的爱好——垃圾桶。
先生在京读博的时候,这位同事正好在北京借调,曾一起住过一段时间。有次他的夫人带着孩子去北京玩,当天吃完晚饭回家的时候,他儿子就在超市买了差不多十个左右颜色款式型号不同的垃圾桶。
大人们哈哈大笑,孩子则饶有兴致、翻来覆去地玩那些垃圾桶。
我把这个事情讲给好多人听过,从爸爸妈妈到爷爷奶奶,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份的人都有,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脸鄙夷:
这算什么爱好?
买那么多垃圾桶不是浪费吗?
这家爸爸妈妈也太惯孩子了吧?
这种需求可以不用满足的啊,分明就是不合理嘛!
可是,幸好,这个孩子并没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你可能无法想象他的爸爸妈妈会怎么对待儿子的这项爱好!
从他对垃圾桶感兴趣起,他的爸爸妈妈就没有限制过他对垃圾桶的“狂热”,一开始陪着他买各种各样的垃圾桶,买回来后就陪着他一起研究垃圾桶上那些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功能(所以他们家的垃圾桶应有尽有)。
他们还给孩子买了各种绘本,让他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以及各种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会陪着孩子去了解不同的垃圾处理方法。
如今5岁的孩子,能很清楚地分辨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同门类,也能认出各种垃圾和环保的标志,甚至能写出好几个与垃圾相关的英文单词。
因为真的感兴趣,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垃圾的知识,在英国玩的时候,他甚至很容易就跟一位垃圾工作者成了朋友。立志将来自己也要成为一名垃圾工作者!
同事戏言:现在研究垃圾都走出国门,玩出国际高度了。
你只看到了垃圾桶,人家却“变废为宝”,为孩子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孩子与孩子的差距,其实真的是家长与家长的差距。
02
幼小的孩子是一点一点地去认识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甚至那么不可思议,他们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们会动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感知、观察和触摸这个神奇的世界。
任何一点点新发现对他们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都意味着他们与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之间的链接又加深了一层。
这是“学习”最初的状态,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不着痕迹。
没有一个孩子不热爱这样的学习和探索,因为他们爱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东西是他们没有见过或者体验过的,他们怎么可能错过每一个认识这个“新家”的机会?
只是,由于性格、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孩子可能会对不同的东西感兴趣,有的孩子喜欢蹲下来看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有的孩子喜欢抬起头看树上晃晃悠悠的叶子,有的喜欢色彩斑斓的画儿,有的喜欢来来往往的车,有的喜欢过家家,有的喜欢玩泥巴。
每一种爱好,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钥匙,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品类之别。
他们乐此不疲,他们刨根问底,他们需要知道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这正是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
可是,对于这个世界,大人们自以为已经很熟悉很了解了,已经失去了最初的那份热情和好奇,剩下的只有功利的价值衡量。
《小王子》里的小王子一针见血地说,大人就喜欢数字。
在孩子眼中无比缤纷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只剩下了一堆数字,以及由数字折射出来的价值。
虽然同在一个地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人和孩子看到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我们没有那份耐心再去观察这个我们认为已经烂熟于心的世界,更没有耐心全情投入地陪着孩子,并借他们的眼睛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垃圾就是垃圾,它们的价值是0。
于是,孩子这种“爱好”的价值也只能是0,因为它毫无用处。
可是,多年之后,当孩子不再有学习的激情,对新鲜事物也不再有兴趣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初那一声声的斥责和拒绝?
你拒绝了一个垃圾桶,也关上了孩子那颗好奇、好学的赤子之心。
03
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喜欢画画,也很有天赋。我看过她画的画,很有灵性。
有次去他家,女儿正拿着一本画册窝在沙发里画,很入迷很享受的样子。
妈妈看了一眼,说:好啦,去看书吧!画那些画有啥用啊?又不考,你学好习是正经!
女儿充耳不闻,继续画。
爸爸接上:你管她干嘛?爱学不学!反正花钱供她是我们的事,学不学是她的事,她要学不好将来别赖我们就是了!
女儿悻悻地放下笔,甩门进了书房。
一直到我离开,女孩都没有再露过面。而她的爸爸妈妈送我出门的时候,还不断地责怪女儿不懂礼貌。
我深深替孩子惋惜。
可怜的成年人,不但早早地尘封了自己的求知欲,还用可怕的功利心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动力。
在我接受学校教育近20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学霸的角色,成绩拔尖,品学兼优,完全不用父母操心。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实只是一个“伪学霸”,我的成绩与我把自己强压在书本前的时间绝对成正比。
走出校门,我就再也不想碰书本一下,尤其是学了多年的专业书。
不用跟我讲“学无止境”的大道理,作为一名妥妥的好学生,同班同学的评语都写过无数,那些话我比谁都会讲。
我只是烦透了,也受够了!
除了通过各种考试,我看不出这些学习还有什么意义。
学习的乐趣?别逗了!像机器一样拼命地输入有什么乐趣?
考试前拼命地往脑袋里塞,等走出考场,迎面一阵凉风都能吹走大半。
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手作,喜欢插花,喜欢看小说......喜欢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
那就算了吧,那些我深爱的东西从此被我逼出了自己的生活,“清心寡欲”地读着圣贤书。
可是,每当为一幅画、一首歌、一处景、一本书而泪目的时候,我都会知道,没有了它们的生活,一直都是那么苍白和贫瘠。
04
儿子的到来,让我改变了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跟很多孩子一样,从会说话的时候开始,他就不停地问各种“为什么”:
树为什么要长叶子?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太阳出来为什么会很热?
白天为什么看不见星星?
为什么爷爷奶奶的脸上会有皱纹,你和爸爸都没有?
......
老实说,很多问题我都答不出来,我已远离“江湖”好多年。
他需要一部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他的妈妈我显然不是。
但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我只能再去学习,也带着他一起学习。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或者其实是学过却忘记了的事,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个世界原来这么神奇。
但是,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的,因为他会走了,会跑了,看到的更多,想到的也更多。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除了物理层面的疑问,更多的还有心理层面的困惑。
我发现我无法应对和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比如说,他开始执拗地想尝试危险的事情,他开始叛逆,不停地说“不”,他开始固执地喜欢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原来那个乖乖的、只会在我怀里吃奶憨笑的小娃,开始变得“不可理喻”了。
而更让我觉得棘手的是,周围人的声音往往大相径庭,让我无所适从。
我只好再去学习,这是我走出校门之后真正主动地学习。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我第一次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用幼时被植入的各种信念来条件反射般地应对一切,包括孩子。
我对周围的声音无从辨别,因为我早已迷失在各种固化的信念里,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当然更听不见孩子的需求。
而我,居然打算用在80年代固化下来的模式,去教育眼前这个出生在信息时代的孩子,让他适应未来20年、30年后的社会!
细思极恐!
05
路骋说: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
马云说: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冲击一定非常的大,带来好处的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非常的疼痛。所谓疼痛之一,就是很多工作会没有了。
身为一个技术小白,我的确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人将会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下岗”。
但我相信一点,人之所以优于智能机器,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感情、甚至有情绪,这些是人创造力的源泉,只要能保持创造力,人就不会被机器取代。而要保持创造力,人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输入。有输入才能有产出。
为人父母,重要的不是联合学校教育去培养一个机械学习的机器,而是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生命力,让他永远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动力。
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孩子,学习于他而言,也不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成绩作为快乐学习的副产品,也就不会太糟糕。
我的孩子今年也五周岁了,疯狂地迷恋公交车,不但要玩公交车玩具,而且喜欢坐各种公交车,家里所有的包装箱一经腾空立刻被他“征用”,做成了各种公交车模型,“车身”内外横七竖八地用各种胶带贴着路线号,或者粘着小药盒、玩具胡萝卜等当“扶手”。小时候坐过的小塑料椅,也被放在那些纸箱堆成的“公交车”里当成了座椅。
我们家的车平均每年只能开到3000公里,因为出行基本上都坐公交车。哪怕是去别的城市玩,坐公交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他几乎记得所有坐过的公交车的主要特征,比如公交车的起终点站,哪路是用电的,哪路是用油的,哪路是软座位,哪路是硬座位,哪路上面有轮椅席,哪路上面没有空调,哪种车坐起来比较舒服,哪种车坐起来会比较颠,他都如数家珍。
我陪着他看公交车的绘本,认安全标志,学站台上的字,他都兴趣盎然。我自己从中也得到了深深的滋养,通过他的眼睛,我也知道了疏离多年的公交车原来也这么有趣。
这是我很久、很久、很久以来再次真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有人问:你难道打算就让他当公交车司机啊?
我笑笑:有什么不好么?
其实,我只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短浅和狭隘,过早地关上他探索世界的那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