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拥抱友谊——致闺蜜
这次国庆回家好似过年,亲人好友都回来了,每天轮流去亲友家吃饭,顿顿大鱼大肉的招待。贴膘补觉都没落下,最重要的是,天天走出家门,和闺蜜聚了一次两次三四次,很是惬意。
四个89年出生的我们,现在三个已经抱娃,大人们对我们的记忆是从出生就开始在一起玩,家长们戏称我们为“四大金刚”。我们对小时候的记忆倒是有点模糊,但是小学的回忆还是能想起来的,不无夸张,20年的友谊还是有的。骄傲吗,很骄傲。生活中的各种摩擦与小确幸,总有人懂有人听。无比骄傲的友谊也让我们无比珍惜。
90年代
90年代我们四个的家500步就能互相抵达,又在同一个班级读小学,自然走的很近。真是庆幸我们有个及其美好的童年。家附近那片空旷的场地上被安了一盏路灯,从此成了我们孩子们的天堂。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捉迷藏等各种游戏都一起玩,一起上学放学写作业,一起去河边洗头发,每天听到欢乐的笑声以及时不时的争吵声。女孩子闹变扭,家常便饭,好在总也吵不散。记得那时候花了一元钱买了个小镜子当礼物送给了过生日的莎姐,那时候钱少,但钱真值钱。我们分享两毛钱一包的拉条,我们又为了谁借了谁五毛钱没有还而暗自生气,回忆真是久远,远到我都以为这些不可能发生。
00年代
2002年我们读初一,丁转学去了另外一个学校,好在她的老家还没有迁移,时不时放假就会回来看。而我们剩下的三个也分在不同的三个班级。这对我们的友谊也算是不小的考验与冲击。因为新的班级就会有新的朋友,事实上也是,每个人都认识了新朋友,有了我们并不认识的好友在彼此身边。友谊的维护大概也只是在互相等彼此放学的那些时刻吧。幸而有些小秘密我们只敢说给对方听。十几岁的年龄开始进入青春期,如果有时间界限的话,我好像记得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在背后讨论谁在喜欢谁。(猛地一惊,小苗还是慢点长吧)这种距离刚刚好,把小秘密告诉彼此缓解自己压抑情绪,而也不用担心对方会去班上故意捅破,知道有这件事而不知道这个人,懵懂青春释放的最好的方式。
05年读高中,很是巧合,我和莎在同一所,双和丁在另一所,也是互相为伴。高中第一年,写信成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每次写信时候的啰嗦,等信时的期待,和收信时的激动让我们的友谊越走越近。那时候高中管的很严,记得有一次她们来学校来看我们居然只能隔着校园的大门。当初很是遗憾,现在回忆起来确实满满感动。我们也悄悄的去看她们,假装陪她们晚自习,这些片段都成了碎片,只记得发生过,全然不记得为什么会发生,也不记得我们还经历了哪些事。如果那时候有手机有视频就好,好想回去看看当初的我们。
08年读大学。我和双居然在同一个班级。呵呵呵,果然成长的路上不孤单。我们算是守在家园,离家很近,而她们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北上的丁告诉了我们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北方人爱搓澡,吃的几乎都是面食,自热她也成了粗犷的北方人,但是现在是辣妈一枚。南下的莎又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还是最早用好几千的诺基亚手机的成功人士。不过莎也是比较悲催,刚用几天就在车上被抢走了,是被抢不是被偷,所以也造成了我现在都对那个城市觉得很乱的印象。她的梗是手机被抢了,但是还得继续帮小偷分期付款。
10年代
11年大学毕业,这时候有种各安天涯的感觉了。好在革命的友谊深,而电脑又成了必须品,所以联系几乎没有断过。我们一直在qq群里聊天。天南海北的聊,从工作到生活,从友情到爱情。记得10年我第一次从淘宝上买了一件衣服,衣服不记得了,但是那种第一次从网上买东西的感觉一直记得,到处和她们嘚瑟这是从网上买的衣服,觉得神奇特别的神奇,而如今,个个成了剁手一族。
14年我第一个结婚,她们仨成了我的伴娘,15年小苗出生,她们自动升级为干妈。在坐月子时经常来看我,缓解了产后角色变化的不适应。16年丁和双也成为新手妈妈,我们从女孩变成了母亲的身份。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算是给我们的回忆。见长的年龄里始终有你们的陪伴真好。亲情是山,稳固,爱情是海,包容,而友谊就是树了,抱团成长,用心浇灌。没有什么友谊会一直在等你,当空间阻隔了我们时,我们在微信上各种嗨聊,时间上不切断。当时间允许时,逢年过节都会回来聚聚,在同一个空间里感受各自的变化和成长。
如果有想见得人,想说的话,赶紧联系吧,太长时间不联系,最怕以陌生的“你好”开头,又以尴尬的“哦”结尾。人生那么短,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