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爱的艺术》(四)

2023-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平999

在某一些宗教中,或者是启蒙运动中,平等是作为个性发展的条件。它意味着你必须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任何人都不是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篡改了平等的含义,人们的平等越来越机器化,就是像AI或者机器人,它是在失去个性的前提之下来说平等的。

这就意味着平等慢慢地等于了一致,比如说,做同样的工作,有同样的乐趣;去同样的地方玩,都流行吃什么东西;然后读同样的书,看同一部电影,甚至在某一个电影片段里面,要求有相同的感受和相同的观点。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带着几份怀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成就,因为这些成是要打引号的,它们被认为是现代进步的标志被大家赞颂,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把切片切得再细一点,我们会看到,为了追求这种一致,为了追求这种商业运作下的平等,我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比如说每个人都强调朝九晚五,小孩子都有同样沉重的书包,然后拼命地刷题,等你成年了以后,可能进入到一个流水线上,就永远只重复一个动作,然后进入到了一个格子间里面,你就没有办法去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情,而是先要完成那些重复的工作。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甚至包括感情都是有套路的,怎么表达高兴,在什么时节买玫瑰花,在什么时候你是应该哭的,在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出万丈雄心,看到某一种现象应该同时惊呼一声:“好萌啊!”好像只有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表达。

在弗洛姆看来,这就是缺乏爱的能力导致的结果。因为陷入到这种循规蹈矩之网的人,怎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呢?一个只被赋予了一次生命机遇,带着希望和失望、悲哀和欢乐,有爱的渴求,对空虚和分离有畏惧的真实的人呢?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人们很少思考这样的问题。那么接着说第三种摆脱孤独的方法,就是创造性活动。

在任何创造性的工作中,人们都需要把自己和身外的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的是身外这个世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他会全身心地沉浸在创造性工作中,这样就会克服分离的焦虑,他跟世界彻底地结合在一起。

不管是木匠做一个桌子,还是银匠打一件首饰,也不管是农民在收麦子,还是画家在画画,还是我们在简书里写文章,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作者都会跟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把自己跟世界合而为一,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舞蹈家杨丽萍曾说过:“你如果找到了一件真心喜欢的事儿,把它做到极致,这是非常有福气的。”这段话就是在说创造性。

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只适用于那些我自己可以计划,我自己可以创造,而且看得见创造带来的结果的那些从业人员。

在很多一般职员的工作过程中,其实是缺乏这种激情和机会的。人们被拴在没有尽头的生产线上,人们被摁在某一个工位上,永远只做单调的事情,这种工作已经失去了跟外部世界的连接性。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就成为了某一个机器的附庸,不需要他思考,不需要他想象,甚至不需要他创造,这就很难让人感受到爱,人就非常容易灰心和感觉没意思。

曾有新闻报道,某一条流水线上有人连续自杀,就是因为丧失了对爱的感受力,这种状况听起来很沮丧,有没有办法破解呢?

弗洛姆认为,只有梳理清楚这些,我们才会真正地意识到在生产活动中,达到的那种一致、整齐、规矩,它并不能带来人际的协调;而在迷狂的融合中所达到的那种看似协调,其实根本不能持久,它反而会带来恶性的循环和依赖。

这两种现象都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那怎么样才是一个圆满的回答呢?要达到人际的协调,意味着什么呢?我和另外一个人融为一体,怎么实现呢?

只有爱,只有爱才能真正地帮我们抵御孤独,实现人与人的结合,这是人类内心最强烈的需求。如果没有爱,人类就不能够存在,会陷入黑暗和绝望当中,是爱让生命有了区分。

那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究竟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什么是幼稚的爱?

它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作共生有机体结合,重点放在“共生”两个字上,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相互依赖。

什么叫共生?我离了你不行,你离了我也会死。它就类似于母体和胎儿的关系,他们是两个个体,但是又必须生活在一起,不可分离、互相需要。因为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从他身上吸收生命所需要的一切;母亲就是胎儿的世界,她喂养他、保护他,她的生命也因为胎儿的存在而增强、扩大。这就是共生性的结合。

等到胎儿出生后,母亲和胎儿生理上的共生关系不存在了。但是心理上却依然要完全依赖对方,那个小小的婴儿离开了妈妈,就没有办法存活,可是婴儿总有一天会长大。

很多成年人身体已经完全成年了,但是心里依然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他没有自身的完整,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妈宝和巨婴。这种共生性的结合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用临床术语来说就是受虐狂,受虐狂要找到一个人,然后自己要成为那个人的一部分,被他支配、被他管教、被他保护,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分离感。所以受虐狂常常有着强烈的依赖感,把对方当作是他的生命和氧气,没有他(她),他(她)就不能活。

不管受虐狂屈从的对象是人还是神,或者是某一个物品,都一样。这个对象对他的控制力非常大,他就是一切,我除了是他的一部分以外,根本没有价值。只有作为他的一部分,我才能够生存下去,才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够情绪稳定。

受虐狂缺乏独立性,他从来不能做出决定,也不冒任何的风险。他既然依附于对方,那也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他不是一个完全的人。看看妈宝男的婚姻,常常都是这样,他根本不能够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感情、为自己的另一半做出任何的承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