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2020-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A的书袋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是斋藤孝的作品。这是我看他的第三本书。这本书通过写书评,借鉴伟人思考模式,锻炼“思考体质”,读书和决策等几个方面教我们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我觉得对我的启发还是比较大的。作用最大的是第一章写书评。

最近在看专业书,阅读的速度比较慢,发现想写书评比较难。看了这本书我对写书评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提醒自己阅读时不要忘记“读书四问”。初写书评时作品最好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畅销书。

书里对如何写书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通过写评论提高思考能力 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础课。

无论面对怎样的事,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是“耳闻目睹之事,皆可谈论”。

无论评论什么样的事物,自己是否有话可说,比起感觉,更重要的是将之看成是练习。

好的评论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提取自己“体会深刻的部分”

评论的最大关键在于评价而不是感想。

“喜欢这首曲子”,这句话仅仅说明了个人喜好,对读者来说毫无意义。或者,如果只是说出了这首曲子会流行起来的原因,那也不能称为一篇好的评论。人皆往右,我不出左,这样一种随波逐流的言论只不过是更加印证了这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无法“独立思考”这一事实。重要的是对于评论的对象有着怎样的追求,要用怎样的态度讲述。这种独特的“执着”和“偏爱”,就是吸引他人之处。可以说,就是要提出“一家之言”

撰写评论的关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评论对象,要准确把握并归纳内容。如果把评论全体 的单位看作10分,即便对象的概括整理占到其中的6~8分,作为评论文也是可以成立的。“自己的想法”占到2分也是十分足够的。说到底,评论就是讲述一些关于对象的内容,然后对此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

因此,首先请尝试参考其他人的评论。比如浏览亚马逊网上购物商城的网页,不仅有对商品的评价,也有对该评价本身的评论。

关于自己所知道的电影、书和CD,其他人是如何评论的呢?选取最有帮助的评论,对感觉良好的评论稍加浏览,就可以大致抓住要点了。 能够准确归纳内容的评论会得到更多赞同。

三、避免批评,多赞扬

几乎不受赞同的评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要么是对商品的看法有失偏颇,要么是一味地进行与内容无关的批判或者诽谤中伤。

还有,“无聊至极”“毫无用处”等评论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也是存在风险的。这是因为我们本身可能对内容存在误解,或原本就买错了书。

换言之,批判性的评论在理解内容方面的难度会更大。

四、明确自己的“背景”

针对某一对象书写评论时,如果事实上对这个对象不怎么熟悉的话,就要直白告知自己的不了解。也就是说,要写明自己的“背景”。

五、好评论需要“掏腰包”

好评论需要“掏腰包”。要花钱去买书才会认真去读。

“既然付了钱就不想浪费”这样的心理使我们不得不摆出认真的姿态。比起敷衍了事地接触免费的东西,从结果上来看,有偿付出能使我们收获更多。

六、“手把手指导”是评论的有效方法

在评论中,有经常面向入门人士或无经验的人进行的“手把手指导”。这对读者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或者评价系列书籍或电影时,也会有这样的解说。“先从第三部开始看起比较容易理解”或“第五 部是优秀的作品”,读者会因此大大节约金钱和时间。只要坦诚地写出自己的失败经历就可以了。

七、可以只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

可以只对一部分进行“限定评论”

一个是关于对象本身的介绍,另一个是交代对象的相关信息。概括内容、涉及同一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或与其他艺术家的类似作品作比较等这类的信息。如果能添加此类信息,就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对象。

比如说,提出“这本书即便只读这一章也会获益良多”,然后简单介绍内容和理由。实际上这也是写评论时需要注意的部分,应该是十分好写的。通过集中评论某一部分,才能对此产生热情。

因此,只要选摘尊重的部分进行评论即可。评论小说可以写“只有这个角色十分有魅力”,对于电影可以说“服装非常惊艳”,对于CD则可以评价“只有吉他独奏非常美妙”,等等。只评论有感触的地方,就能够写出满怀热情的评论了。

但无论如何都想批评两句时,也最好加上“仅就这部分而言”或“只有这部作品不太符合我的心意”等限定性的语句。否则,就容易变成肆意贬低了。

如果作品中没有值得尊重的地方,就要在文章中如实写明。敷衍了事地说客套话,或是一味地批评,这两种方式对于读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当面对这样的对象,最好从一开始就决定不发表评论。

换言之,我们在写评论时要限制评论的范围。如前所述,明确个人立场也是一种限制,只选取对象作品的一部分或者从某一特定的观点角度进行评论都是限制。这样一来,“限定×限定”的形式更能体现自己思考上的独特性。这也可以说是好评论的必备条件。

八、说明“立场”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即便眼前有一个事物,我们也不能断言“这是什么”,只能说“看起来像是这样”或“感觉上是这样”。

虽然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写评论也是同样的道理。断言“这部作品是什么”时当然心情畅快,但最终也不过是片面之词。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些自知之明,采取“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是这样的”这种写法更正确,也容易下笔。要想通这就是所谓的“评论方法”。

但是,如果过于谦虚的话,评论中所得出的结论的说服力就会变弱,可能会失去气势。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在文章中做到张弛有度。比如事实等内容,确定无疑的事实就要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关于意见的部分,

就要说“从这个观点来看是这样的”。如果能如此区分存疑与确信的语气,读者就会明白这并非感性的价值判断,而是由个人的观点思考而产生的发言。

九、从“制作者角度”得出的评论也很有趣

从“制作者角度”得出的评论也很有趣

每次读影评时,不知不觉总会觉得有些语句仿佛是站在“制作者角度”陈述的。比如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表现这样一个故事”“应该邀请那位演员”。

十、“制作者视角”会孕育真正的制作者

形成“制作者视角”,因为能够学习制作者的思维方式及思考方法,也是为了形成“自己的想法”的训练。

十一、避免精神论和抽象表达

避免精神论和抽象表达。这并不仅限于评论的规则,文章最无聊的地方莫过于抽象词汇的罗列。比如说“导演倾力制作”“这部作品非常好”等,或者“勇气”“纽带”“真心”等单词也是一样。

因为概念过大,焦点就会模糊,而显得平庸无奇。这样一来,即便被他人认为“这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吗”,也是无法辩驳的。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提炼一个关键词。如果觉得某部作品很有趣

那么最根本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要用几句话概括的话,要如何表达呢?这就是关键词。

将关键词体现在标题中是特别有效的方法。至少“关于某某的什么方面”这样的标题是错误的。“什么是什么”这样强硬的断言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没有一个好的标题,即意味着没有明确清晰的内容。

我读书笔记时,题目拟订应该突出文章特点,而不是单写四个字读书笔记,这就是没有自己的看法

没有一个好的标题,即意味着没有明确清晰的内容。

十二、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通过“引用”,提高价值

尤其是在评论时引用更是一件利器。如果引用内容来自图的话就适当地选取一段文字,如果取自电影的话就引用经典台词。如果能把这些引用内容完美地嵌入自己的主张中,文章的价值就会立刻提高。

要弥补这一部分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引用”。即便文章整体都很乏味无聊,但经常能够从引用部分得到感悟。即便是这么一点,也会让人感觉“读了这本书觉得真好”。因此,对于学生,我也经常会指导他们:“一定要加入引用。”

评论也是同样。如果要锻炼引用能力,首先应该对评论对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在这个练习中,首先来尝试写书评。一开始的时候,要写出两段喜欢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想必不怎么花费时间。以此为基础,在引用文字前后写上关于这部分的引子和说明。仅是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一篇有意义的评论。

我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写专栏等文章。之后如果能把贯穿多种引用文字的观点用一个标题展现的话,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

另外,有关引用文字的选择标准,基本上凭借直觉或感觉就可以了。“喜欢或讨厌”“感觉不错或感觉很差”这种程度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上,对于自己为何选择这一部分,要冷静思考并陈述理由。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慢慢摸索,文章就会显现个性并且有趣生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