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来一赞史海钩沉

【史海钩沉3】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

2024-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玄真论道

每一位来北京故宫参观的游客,都会眼花缭乱于数量巨大的故宫建筑。多年以来,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故宫紫禁城有“9999间半房”的说法,其中的半间,即今天所见文华殿后文渊阁西侧的楼梯间。为什么要建造如此数额的房屋?据说是玉皇大帝的天宫有房屋万间,皇帝虽贵为天子也不得僭越天地之制,所以建造9999间半。

这个故事当然不能当真,但它也反映了作为天之子的皇帝虽不能与玉皇大帝并驾齐驱,却又希望竭尽所能建造天下间最广最大的宫殿的心愿。因此,人们宁愿相信紫禁城之所以建造9999间半房子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紫禁城内屋子的数量是受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满招损、谦受益”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1万”是一个整数,又是皇帝称谓“万岁爷”之“万”,代表了至高无上。皇帝为了“戒盈持满”,便主动有意减掉半间,以免逾越九达到万招致来灾祸。这些说法当然有些牵强,所有故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子仍然是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当初明成祖朱棣修建紫禁城时,朱棣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建造9999间半的房屋;然而,负责到全国各地督办建筑材料的刘伯温在国内游走一圈,亲眼看到了人民生活疾苦,不忍心让“生灵涂炭”的刘伯温便将设计图进行了修改,偷偷删掉了几百间的房子,最终落成的紫禁城房屋数是8707间。

紫禁城建成后,明成祖朱棣问刘伯温紫禁城是否是9999间半?刘伯温回答了是,朱棣信以为真,也就没有进行过多的追究,并重赏了刘伯温。因为这么大的紫禁城若想让皇帝一个人亲自数上一数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成为了监督修建的刘伯温说多少就是多少的局面。

不得不说这个传说十分有意思。心思细腻的读者想必从这个传说中能看出来不一样的东西,因为这个传说本来就不是用于记述紫禁城内房子数量的。所以这个传说用在这里就不能当真。

那么,紫禁城有“9999间半房”的说法正确吗?

回答是否定的。

在古建筑领域中,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被称为“一间房”,比如井亭就算一间房。紫禁城自明代初建成以来,其古建筑历经明代扩充、明末战火破坏、清代复建、新中国成立后修整等各个阶段。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紫禁城古建筑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在明朝永乐时期,紫禁城房屋总数约8300间。到了明末时,紫禁城房屋总数大约是20000间。清代紫禁城的房屋总数约为10000间。进入20世纪,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根据1972年的统计,故宫的房屋数量为8707间。至2012年,统计的房屋数量为9371间。

虽然“9999间半房”之说是讹传,但是客观上也反映了长久以来大家对紫禁城内建筑之多、规模之大的认识。如此规模的紫禁城,自1417年正式开工,仅用了3年时间便完工,且历经600年能够保存基本完好,堪称快速、优质的古代营建工程。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大型宫殿建设在规划、组织和营建技术上的科学性。

故宫拓展: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为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