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

从“君子远庖厨”想到的读书方法

2018-02-14  本文已影响54人  我是一个凡夫俗子

今天突然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孟子》的一句话:“君子远庖厨”。
不要以为这是告诉你君子要远离厨房,我试过了,但家里的饭还是我做。
下面是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这段话如果仔细想想,其实毛病不小。齐王不忍心杀牛,要换成羊,那羊招谁惹谁了?
或者换个角度,君子看到活的动物,不忍心看到它被杀,听见动物声音,不忍心吃掉它,所以君子要远离厨房。
好像有点自欺欺人啊,你看不到听不到就吃得心安理得了吗?
在网上查了一下,很多人说了很多解释,最具有情怀的是这么说的(大意):不忍心看到动物被杀,这是一种仁心的表现,那么不忍心看就不看,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这份仁心,如果君子不忍看到动物被杀,还要去厨房这类杀生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麻木,最终变成一个残忍的人。
好象有理,西方提倡宰杀动物、切割动物肢体这些行为要在非公开的场合,甚至宰杀动物前要让动物脑死亡,使用不合格程序宰杀动物要坐牢等等。
但好像还是解释不了“你看不到听不到就吃得心安理得了吗?”这么个问题。既然要吃掉它,你自己杀的和厨师杀的有多少区别?反正这个动物还是因你而死了。
一方面,人类要吃肉,另一方面,很多人有这种仁心。矛盾,怎么办?让专人杀掉动物,别人做君子……怎么越说越觉得这种君子太虚伪了?
难道承认人本来就是矛盾的动物完事?
我承认了,也打算完事了,但这时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孟子说这话的时候是个说客。
这句话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要考虑当时的场景。
那么孟子说这话是什么情形呢?
首先,孟子是什么人?今天尊其为圣人,儒家代表人物,古代最伟大思想家之一。但先把今天的看法扔到一边,看看战国时的孟子的境遇吧。
我觉得孟子在他的时代是很郁闷的。因为战国时代,几乎没有国家重用儒家的人——请注意,我说的是重用,也就是商鞅、乐毅、申不害他们受到的那种重用,他们重要到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策略和发展走向——孟子当然也没有,其实孔子也没有。儒家的思想是很接地气的,很能从人本身考虑问题(你要说孔孟提倡恢复井田制周礼什么的,也只能说他们受时代局限太大,缺乏前瞻眼光,但确实比很多别的思想更能从人的角度出发),不过也比较理想化。所以儒家的思想看上去绝对很美。至于实施起来美不美那就看国君的意思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历史,既有雄才伟略的明主,也有昏庸之辈,更有无数庸才,但儒家还是不怎么受重用。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儒家那一套看上去很美,想做到的话,问题很多,见效更慢。你对老百姓好,就天下归心了,好像有可能,但肯定不会短期见效。但是看看兵家农家这些人,来了就干具体工作,马上上岗,多好;再看看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他们直接拿实施方案,铁腕推行,十年二十年就能让一个国家改头换面。所以啊,春秋战国那个年代,动荡不止,见效快才是好东西,至于见效慢的,还是不搭理为好。更何况,孔孟的思想和周朝的王道治国思想一脉相承,大家都是从王道的圣光沐浴下走向了战乱不止,也没人会再倒回去了。
所以,孟子是一个有学问、很郁闷的大牛。
再看看跟孟子说话的是谁?齐王!一国之君。这可是大客户啊,愿不愿用你或者你的思想,也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情。千万不能得罪的,不管孟子在学术界受到多高的追捧,但真正的大客户面前还是要小心一点的。虽然齐王不会因为孟子态度不好而杀掉孟子(那时大家都重视人才,就算不重视也要做出个重视的样子,所以不会像后世那样搞个文字狱什么的),但搞不好就把孟子晾到一边去了。
所以孟子必须小心翼翼,必须讲策略。
所以,孟子明知道齐王那一套有毛病,心里骂了一百遍“你看不到的就活该倒霉啊,你只关注眼前的,怎么能当好国王呢?”嘴上还是要说“这就说明您是有仁心的啊,一定要保持下去,从对眼前的事物仁发展到对整个国家仁啊”。
这么一看,好像更有道理了。
当然,如果往深层次挖掘,再配合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可以理解成做事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身边至天下。
说远了,还回到这个情境来。
孟子毕竟是个四处兜售他的思想的人,所以面对国君时说话还是要小心翼翼讲究策略的。如果抛开这个情景,把这些话当成一个论断来看,很可能会出问题。
那么我们平时读书也是如此,看到某个结论或者历史事件,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想想自己到了那个情景会如何?就能够更深入理解自己看到的了。
我小时候,看到一些电影电视中一些人挨顿打就成了汉奸了,心想这些人真不坚强,要是我肯定比他们强。长大了再想想,这真的是个坚强的问题吗?比如战国时期燕国灭齐国,那么大一个齐国被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如果你是一个齐国人,你怎么办?跟着燕国混还是相信未来某一天齐国还能复国?挨顿打,伤口还能愈合,但如果是相信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呢?也许你会想到一堆例子来说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发生了。但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你一家公司老板,现在想搞点新技术,你愿意从别的公司招(挖)有经验的人,还是招来一群一点经验没有的学生呢?我们不能否认,年轻人有拼劲,有学习能力,他们会通过刻苦学习和反复实验最终实现你的目标,但,你敢押这个赌注吗?
我们看别人的事情,似乎很清醒,很理性,但换成自己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关键就是利益是否关乎自己。
读书,也要让那个虚拟的利益关乎自己,才能真的算是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