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必须多动

2020-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蓝箜

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不懈不倒翁。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面的第三个故事:必须多动。

女孩若娃家庭条件极好,她的母亲对她的学业要求也很低。

里面有两件事让我觉得可以探讨一下:

1.  初中孩子有手机,喜欢在网络上跟同学,朋友轻松聊天,分享心情和生活,互相点赞留言等。但是故事中若娃的母亲会偷看手机内容,会跟孩子说以后少跟哪个同学联系,对方脏话多。甚至直接打电话‘警告’别人。

慢慢地,在手机上朋友们聊天都会很注意措辞,再之后,也不愿不敢跟她多说什么了。

若娃试过跟母亲沟通以及设密码,可是母亲说:‘若你没有做亏心事,为何要担心妈妈看你跟朋友的聊天记录?’

她不想让母亲觉得自己做了亏心事,虽然只是想跟朋友轻松聊天。

作者说有家长曾说:“在小孩子无法为自己的作为负起全责之前,既然父母可能得承担小孩犯罪的责任,那就有监督的义务。看孩子的日记、往来通信,合情合理。在小孩子成年之前,他们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也是没有隐私权的。”

可是,这些该是要遵守“比例原则”。

被监督的情况下,终究很难痛快的做自己吧!

2. 若娃曾经有个哥哥,母亲曾经也很瘦,很美,很能干。因为她外婆身体不好,只能帮忙带一个孩子,所以年纪稍大点的哥哥就由保姆带。一天哥哥睡觉睡到一半醒来,找不着人,就站床上往开着的窗户上爬,掉下去没救回来。

失去儿子后的若娃妈辞掉了工作,回家专心带起若娃来,总是像对待小宝宝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到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因为去幼儿园的若娃一直哭着,也不吃饭,所以她妈妈就带回若娃,她也就再也没去过幼儿园了。

后来上小学因为不会扣扣子,回家父母大吵一架,她爸爸说,她妈妈把她宠成了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笨蛋。

而且刚进小学时的若娃,每一科都是倒数。她爸爸看到她的成绩单,非常生气,却说一切都是她妈妈的错。她妈妈整天带她去逛街、吃餐厅,学前教育没做好,又不让她上幼儿园,学习才会落后同学一大截。

她妈妈被骂很伤心,她想帮忙,但她自己确实不爱上学。后来有老师说她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她妈妈怀疑她有多动症,带她去很多医院做检查,但很多医生说她很正常,有注意力缺失并不代表有多动症,直到遇到她现在的医生才停下来。

她妈妈拿着药跟她爸爸说,她这种小孩很辛苦,跟一般小孩不一样,不可以拿一般的标准来要求她。刚开始她父亲还挺抗拒这些药的,但他确实很忙,也比较少管孩子,几年过去,也就接受了。

后来她爸爸告诉若娃:不要太勉强自己,开心就好了。家里不缺钱,你长大了也不需要工作,学历对你而言不是太重要。你长得很漂亮,不用太担心未来,只要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的,找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男朋友,找不到的话,爸爸也会养你一辈子。”

若娃内心也觉得自己没有多动症,但这个标签,这个病又必须有,因为这会让母亲安心,父亲也不会怪罪母亲,自己也不用逼自己学习。

她也知道母亲原本不是这样,是因为失去哥哥后才变成这样。

“多动症”可能是一个标签,也可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索。没有是非对错,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更舒适、更心安理得。

现在这个多动症的标签就是能维持这个家里诡异的平衡,可能谁都不愿去戳破这个让大家都安心的泡泡。不知道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有勇气吗?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