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夕
昨晚上把娃娃哄睡了之后和Z下楼去散步,将近11点了,小区还有不少人在聊天,跑步。我们一圈一圈的走着,聊我目前的焦虑,困惑,以及娃娃上学之后我的规划,从认识到在一起差不多17年了,他讲话的风格,内容我实在是太熟悉了,这样的聊天对我来说,好像总少了点什么。虽然知道不会有答案,还是忍不住问他,“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 1234详细分析了一番我提这个问题的原因,都说对了,很显然,他对我也是熟悉不过了。当然,即便是我一再追问,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也只是给了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回答。如此熟悉,却不见得对彼此的内心有深入了解。这或许是相当多中年夫妻的现状吧。
今年的计划之一是画点故事,故事线条,以及故事主角,绘本的形式其实早就定下来了。可能是自己不自觉的沉浸在故事情境当中,将设定的角色跟现实混淆了吧,昨晚上散步回来后,很郑重的发起了一个好友请求,以我对他的了解,通过的几率大概是万分之一,然而,总喜欢心存幻想,毕竟生日在即,我想万一有个万一呢,而且当时虾米正在播放菊次郎的夏天,这是当年我们都非常喜欢的曲子,犹豫半天之后,还是点击了那个发送按钮。
我以为结果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回应。
十年过去了,步入中年的大家,果然处理事情的方式都有所改变。
有回应,当然不是通过好友申请,而是让另一位共同的朋友转发的信息。还不如没有回应呢,嗯,对,相信很多人的反应包括我自己,第一个想法也是这样的。但是陷入极度尴尬之后的此刻,我好像心安了。
从开始到现在,说谢谢的是我,说再见的是我,说对不起的是我,说永生不见的是我,念念不忘的还是我。通俗一点说,渣的那个一直是我。我是不是一直打着友情的旗帜干着超越友情的事情却还不自知呢?存在于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的所谓单纯美好,或许只是单方面的想法,甚或是滤镜之后的假象。
他,实际上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我吧,要不然,他也不会用这种其实是真的有点超越承受范围的方式来回应。当然,从他的立场来看,这或者是最恰当又不失礼貌的方式吧。
周日中午堂崇拜的时候,孙传道讲的一段话,我印象十分深刻。“我们是葡萄树上的枝子,上帝要来修剪,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试炼来修剪我们。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遇到的每一段波折,都有上帝的美意,是要我们变得更好,更像他。主耶稣基督给了我们从上帝而来的爱,我们应当活出基督的爱。”
L先生,在这十年里头,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安慰,可是也让我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当中,因为,这十年来,我一遇到难题,就会不自觉的在心里呼唤他的名字,我希望他能像当初那样,给哭的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我递纸巾,拉起我的手说,没有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所经历的,他也经历过。就因为这几句话,我就认定了他在我心里所谓知音的地位,从此以后,谁也踏不进来。那是唯一一次那么彻底那么毫无防备的跟人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我记得我们不再联系的头几年,我心里一直挺难过的,但又得假装没事。我回到教堂,那天的赞美诗之一是第66首,以马内利来临歌。那是我第一次唱这首赞美诗,很忧伤的旋律,当时哭的很厉害,泪流满面难以控制那种。码着字的这会儿刚好手边有本赞美诗,我再次翻开来唱,已经不一样了,旋律也好,歌词也好,并没有那么忧伤,更多的是在忧伤中得到安慰盼望的感悟。
我知道,我所经历的一切只有一位最懂,那就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天性桀骜不驯的我,我们,恐怕也只有在心里最软弱最无助的时刻才愿意低下头来恳请上帝的安慰和帮助,才愿意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托给主耶稣基督。
今天,我要跟心里那个完美化的L先生说再见了。送我的幸运星钥匙扣,我用了十年,就在几天前,那颗幸运星掉下来了,我会把那颗掉下来的幸运星保存起来,它陪了我十年,每次把它握在手心,心里头总能涌起一股暖意,它的使命早该完成了,十年了,它身上烙下了许多岁月的痕迹,就像我一样,有了雀斑,有了鱼尾纹。
我心安了,还因为这首赞美诗中所写,以马内利,恳求降临,救赎解放以色列民。这十年来,我就像被重重枷锁捆绑的以色列民,我被成长经历,被他给过的温暖,被他的沉默,被自己的愧疚感深深的捆绑住了,十年,步履艰难的往前走一步,又回头望几眼。
今天的他不再是存在于被我美化过的回忆里的样子,而是我认识了解但已经不可以再寻求帮助和温暖的陌生人。他十分理性坚决的告诉了我,那个一起听音乐聊天写字的人早就是过去式了,他在向前看往前走。
深圳又进入刮台风的季节,窗外的树在风中左右摇摆,我想起他曾使用过的昵称,风雨飘摇。他说这是王菲一专辑的名字,这些年他一路走来也是这样风雨飘摇。昵称早在几年前就改了,我知道的。他找到了那个愿意天水长流的人。他是孩子爸爸了。
这十年来,我反反复复,努力保持安静,但有时又会突然跑去打扰,真的很抱歉,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能说上心里话的朋友太少了,我只是想找一个人说说话而已。
十年前,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爱,但这十年间,我明白了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这句话。
这十年,我经历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我的大儿子知其在陪伴我两年5个月5天之后,突然离开我回到将来我也要去的天堂。我曾经以为知其和他就是我此生最大的痛,一个生离一个死别。知其的离开并没有让我陷入绝望,是上帝的爱让我在绝望中看到生命的有限,看到人力的渺小,更让我看到了将来,看到了超越死亡的生命。而他今天明确的回复,也让我终于能放下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这枷锁上的愧疚,依赖散落一地,我仿佛看到被剥离了枷锁之后,身上正淌着鲜血的自己,正在快速的愈合新生。我终于把自己从孤独幽暗的屋子里放出来了。
我要告别的其实是25岁的自己,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独自承受住所有悲欢,一一消化,然后擦把脸继续跟生活战斗,没有人能陪伴你走过人生全程,没有人会在每一次哭泣时都给你安慰鼓励,每一段经历都是你将来回天堂必须的铺路石,将所有的苦毒沉淀下来,用上帝赐给我们的时间将它们酿成一杯美酒。不管十年前的自己多么不堪多么无知,那是曾经的你,原谅她吧,这样你才可能步履轻盈的往前走。
如此剧烈而快速的成长,当作35岁生日礼物再好不过了。
嗯,是的,明天就35岁了,我还在谈成长呢。又羞愧什么呢,走的慢一点,总好过原地踏步。
我依然想跟当年那个少年说声谢谢,说句对不起。我知道,他并不需要,是我自己执意想要一个完整的交待和结束。
所以我会把故事写完,会将回忆里的美好片刻都画下来。名字叫未完成之旅。
这是我最终选择的致谢与致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