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我的日更计划微故事(小说)

写“王二”的故事一周年

2025-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向往森林
网图侵删

昨晚写出微故事《停车》,刚好是“王二”系列的第365篇生活故事。也就是说,自己写“王二”的故事已经整整一周年了。

相比年轻时的那个我,做事的坚持与耐力的确强了不少,无论是早起,跑步,还是写作,记录,都持续了三年以上时间,现在也还在身体力行。

谈起写“王二”的故事,其实是在日更写作之后的事情。2023年11月20日,自己决心开始日更写作,当天便在简书平台和向往森林微信GH上推送了原创文《活成自己的一束光》,六日后着手写微故事《暗恋》。当时的目标比较清晰,就是想尝试写作小说。

自己以前写小作文比较多,类似随笔散文之类的千字文,写的还挺顺手,也相对容易一些。2023年下半年开始提笔机会多了起来,写作意愿格外强烈,却不想继续感悟生活,发些自我感叹,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希望写出对他人有帮助、有价值,能够产生影响力的文字。

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一直爱看小说,特别是现实生活题材的经典作品。既然自身有写作爱好,何不尝试上手写一写小说呢?虽然没有导师引路,没有自费报班,也没积累创作经验,但试一试又何妨呢?

于是,我蒙着头写下第一个字,第一句话,第一段落,乃至第一篇故事文。当然,提笔写“王二”的微故事已经到了2023年12月份,日更写作接近满月。

当时创作热情很高,满脑子都是素材,刚好那几天亲历了晚上在家对面饭馆请客,在喝酒倒车时撞坏车尾灯的真实事件,便心血来潮写出微故事《抠门》。

主人公王二的名字也是一时兴起,从张李王麻的寻常称呼中提取过来。那会的想法就想塑造一个不自律,生活邋遢的中年男人形象,刚好与自己正在写作的自律男主“刘小明”的成长故事相互映衬,一左一右,一正一邪,反映出现实生活当中不同人物不同选择的故事场景。

兴许那会互联网平台对写者格外关照,当时公众号推送出来就被推流了,阅读量很快突破1W+,简直让自己心里乐开了花。

接下来写第二篇“王二”的故事,来到了12月21日,并非趁热打铁的功夫。这篇微故事《糊涂》同样没归类到公众号“王二”的序列中,但承接了上一篇《抠门》的故事结尾,写的是王二稀里糊涂过日子的源头在于头脑不清醒,在生活应酬方面同样容易犯糊涂,这篇文的反响也可以,阅读量6000+。

直到写第三篇“王二”的生活故事《帮忙》,在2024年1月18日微信GH推出,列为“王二”序列的第一篇故事文。创作的思路是叙述王二好心办错事,不该帮人的地方硬出头的诙谐场景。自我感觉写的还行,不过没被网络推流,阅读量也就直线下降了。

好在自己的创作热情还在,紧跟着第二天又写出一篇“王二”的《意外》故事。创作灵感和素材同样来源现实生活,就是自己不久前开车时真实追尾的经历,还有与单位同事唠嗑的一些闲谈,串联起故事的完整篇章,反映现实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构成悲喜交加的生活。

当然,故事创作的过程没法持续热情高涨,何况日更写作更是艰难跋涉的一场修行,写“王二”的故事犹如过山车一般,渐渐进入波折起伏的心路历程。写十篇乃至上百篇故事可能不难,但连着一整年写故事,还是“王二”系列的生活故事,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回想自己以前写散文和随笔,取自真实生活素材,来源内心切身感受,但写故事或小说则不同,虽然不完全是虚构类,但也不可能完全真实,全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这些故事素材需要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还有积累提炼,每个故事主题不一样,需要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在这方面感觉自己还比较欠缺。到目前还没建立完整的写作素材库,也不太注重积累素材的习惯,更多依赖于临时起意,或者看书、刷视频等,进行思考再加工。

相比拥有丰富的积累,提前备下的素材库,择取时总会费劲心思,多花上好些时间。而且,“王二”的故事虽然写了一年,但真正称得上小说的作品少之又少。两者虽有共通之处,但区别还是挺大。

起初自己认为故事写多了,小说也就顺理成章能出来,实际上并非那么简单。写小说关键在人物塑造,把人写活,写出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而故事更多是叙事,对人物没太多要求,写起来可能也容易些。

这些粗浅认识,应该能对今后的创作有所帮助,也希望接下来的写作过程,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和指点,一起用心创作,共同交流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