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世界看清的真相,依然热爱
隔三差五要表个白这件事,在刚开始那会儿比较频繁,磕磕巴巴磨合的差不多之后就不干了。这有点像激情褪去之后真爱显现那么点儿意思,纵然有诸多不满,但也确定大概率不会轻易离开了,于是,便再也没有成天腻歪的必要。
直到,应故乡记忆邀请讲了节课,梳理和简书的故事,就连带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并而来的信息有点繁杂。也许是大家都和我一样获得了启发,也许只是偶然的事儿扎堆,总之就是最近都有点活跃吧。
活跃的结果当然是两面性,一方面发现了新大陆,既启发了带领新人的热情,也找到了新方法,每天巴巴的邀请新人不亦乐乎。
另一方面,是不断有老朋友官宣割袍断义,大张旗鼓的叫嚷着离开。
情绪上我都理解,情感上也舍不得大家走,理智上又不得不接受终有来来去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选择,绝无高下对错。便也只能抱持善意的期待,期待有更多加入的新朋友,也期待老朋友们闹归闹,傲归傲,属实没有必要为赌个气和真心的热爱过不去。
丁与卯被关小黑屋我并不知道,直到他怒删全部文章(事实上,他到底有多资深,写了多少文章,我并不清楚也没想过要去弄清楚,仿佛打我来到简书,他就是一个稳定坚固的前辈。一直在跑,一直在写,一直不遗余力的默默付出。),留下一封情真意切的告别信,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而此时距离事情发生已是一个月之后了。
关于故事的原委过程,请移步丁与卯主页观摩,我也只是略知一二并没有和丁与卯确认细节,是非曲直也就不评说了。我唯一想表达的有两点,其一已对丁与卯本人认真表达:等你回来。这里也不介意再次官宣表达随时欢迎你回来。
其二是,我很诧异,竟然真的有“简书官方”这件事。而且还是真人电话,多次电话沟通和挽留。
坦白说,我以为这是一片无人管理的自留地,几经波折之后创始团队里依然有心的人在默默付出。真相究竟如何,我不知道,来简书这么久,稀里糊涂的成为简书大佬,我也是懵的。
这就是奇妙的地方。为什么这么一个模糊又脆弱的存在,我会愿意投入这么多精力和金钱,在连规则和所谓背书都没有的情况下,持续坚持还看好?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没想过和其他人确认,因为我也并不确认是否真的有人是清楚的。我只是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了一下关于“安全感”的问题。
所谓“官方”,微信、支付宝、银行、ZF,以及各种所谓官方的恒大、中指……都是官方,强大的背书和后台,看起来坚不可摧,哪怕我们也都没有见过所谓资质,文件,还不是仅凭一个相信或者道听途说,就心甘情愿的信了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官方平台和简书又有什么区别。
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官方如果真的要倒,不会因为背后有多大的后台和背书,再厉害的官方,说倒一样会倒掉,哪怕大到中指系,累曼兄弟。
而一个可以持续运转的平台,本身就是个自带能量的生态,自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只要有人相信,只要信念还在,生态自然就在。圈钱的传笑组织也就靠的这一点,只要不在自己手上爆掉就是安全的。
既然一切都不可靠,没有什么永恒存在,那么,怎么选。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觉得至少有两点可以参考。
其中一个灵感来自巴菲特先生:只跟看得懂的玩儿,看不懂就不要玩了,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哪怕和比尔盖茨是好朋友,巴菲特也不碰IT公司,不玩雷曼兄弟。
我不能说我真的懂简书,但作为一个真实用户,我觉得我大概能懂一点简书的玩法。简书为什么玩的下去,要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作为普通用户,我知道我为什么来,为什么坚持,我的需求是什么,像我一样的用户会如何选择又如何离开,我算知道个七七八八。只要我的需求在,像我一样的小众用户不管有多少,需求始终是在的。而且,我越来越确信,对精神自由的渴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是刚需。当然,那些对抗人性的弱点的小伎俩也是真的很管用。
然后,任何一个平台都不安全。既然都不安全,那就选个自己心甘情愿的,图个我乐意,就算被骗,该享受的乐趣也得到了,愿打愿挨没有遗憾,不谈损失。
这似乎是一个不完美的故事,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事实是,简书也是风雨飘摇的撑着,我们敬爱的曾经认真回复简信的简叔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我是理解的。而我自己也是几经离开又回来,并没有因为情怀不离不弃。但是,经历过沧桑,看清了真相之后,反而更加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成为彼此需要的存在。
所以,这不是个完美的浪漫故事,但是个真实的真爱故事。磕磕绊绊的,就还是继续走下去好了,别提不离不弃这件事儿,走到哪里算哪里,主打一个我乐意,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