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系统思考能力
10月1日,在美国发生的枪击事件,64岁的老枪手史蒂芬•帕多克开枪向人群扫射,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恐怖袭击还是个人犯罪,是精神病突发还是偶然情绪失控,是社会压力还是发泄私愤,是枪支泛滥的恶果还是政府的监管不力,一切都还没有结论。
虽然没有结论,但我们仍然知道,事件的起因绝不仅仅是1+1=2那么简单。在事件发生的时刻,它就自成为一个系统,而事件成为内外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系统思考的著述有很多,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德内拉•梅多斯的《系统之美》、约翰•D•斯特曼的《商业动态分析法》等,衍生出一个知道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
什么是系统?
系统就是一群相互连接的实体构成的整体。系统即可以是一条河流、一辆车、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乃至我们生活的地球。
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个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要素指的是构成系统的实体性因素;
连接是要素之间联系的方式;
功能或目标是指系统的作用方式和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会出现局部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也叫做涌现。整体的作用大于简单各个部分功能和作用的相加。这是因为整体在连接后形成了一种结构性,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1>2,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中力量办大事。
2、复杂、多变、动态。一个系统本身内部呈现的结构性因素是较为复杂的,连接更是动态变化的。内部因素和外部作用力都会对系统产生推动或制约,或多或少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3、因果互动、循环往复。系统本身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各因素间在特定时期会产生相互的驱动力,不同的主导型回路也会发生转换。例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初期单一爆款产品会给企业带来指数级增长,而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级增加,企业增长变得缓慢,企业成长的路径逐步演变为:产品推动——管理提升——创新驱动。
4、具有目的性。系统的存在都会有一定目的性或功能性。人们往往将视野集中系统所表现出的浅层事件,忽视了系统本身存在的意义和背景。目的或功能是系统最底层的逻辑,也是系统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方向。目标的变化会极大改变一个系统,即使系统的要素和内在连接都保持不变。
5、具有动态稳定性。系统本身具有适应性,能够在自组织、自我保护和演进的过程中,变得强韧而有弹力。系统中影响巨大的关键回路的改变是个长期、渐进、滞延的过程,具有一定稳定性。例如地球的生态系统,在数亿年的演进中,保持了相对稳定性。当出现不利稳定的变化时,地球生态系统自主进行调节,对地球生物而言可能是自然灾害,而对地球系统而言就是一种为了稳定而出现的自然调节。
6、结构影响行为。结构就是系统中各关键要素的联系模式。结构是在系统演进的过程中各种要素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机制、体制、模式。在一个系统中,改变这种关键连接模式,就会让系统发生显著变化。正如我们的很多观点都带有以往的心智模式,脱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环境影响。这些观点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认知和行动。而一旦我们改变了心智模式,三观可能都会发生巨大改变。
7、具有相对独立的边界。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一个系统不可能无限的扩张,都有相对其他系统的边界存在,在边界内自成循环。虽然有可能与外界有交互或反馈,但本身与外界是有界限的。例如现在的互联网经济,虽然倡导跨界、共享和无边界,根本而言是提高信息、资源的流动效率,而不是对原有商业形态的颠覆性打破,相对的行业边界、组织边界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依然不变。
什么是系统思考?
曾经,一个农民喂食一只鹅。一开始鹅畏畏缩缩,想:“这个人为什么要喂我?这背后一定有什么阴谋。”几个星期过去了,农民天天都喂它,它的戒备心开始减弱。几个月后,这只鹅肯定地想:“这个人很喜欢我!”这一信念每天都得到证明,于是它越来越坚定,对农民的善良坚定不移。可是鹅没料到,农民在圣诞节会把它杀掉。
在这个故事中,从鹅的角度看,建立系统思考的视野,从现象看透本质多么重要。
系统思考科学源于20世纪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包括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现代物理学、复杂性科学等众多学科。
关于系统思考的定义也有很多版本,我比较认可的是《系统思考实践篇》里的“系统思考是从整体上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力量与相互关系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人们对复杂性、相互关系性及影响的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
系统思考不只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方法,也是一种深入认识客观世界、应对复杂性挑战的技能。
而系统思考的本质就在于心智模式的转变,能够看清各种相互关联而不是线性的因果链,能够看清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个静止的“快照”。
著名系统思考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斯特曼的研究表明,人们用来指导自己决策的心智模式,在应对系统的动态行为方面具有天生的缺陷。鉴于人类的动物本性的残留和多代的经验传承,本能行为迅速、自发并且节省能量,理性思考缓慢、费劲而消耗卡路里。
我们对事件的观察和判断,通常持有一种基于表层、简单因果而非回路的观点,往往忽略了事件中各要素的反馈过程,意识不到行动与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在交流信息时也未能理解存量和流量的存在,对于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改变反馈回路强度的非线性特征也不敏感。
这就集中体现在系统思考缺乏的典型症状:只看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而现代社会日益复杂,今天的世界更加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这就促使我们行动和思考不能光靠本能和线性思考,而是在思考的深度、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上进行系统思考。
提升系统思考的认知,应该知道:
1、系统思考是一种整体生成论。与之相对的机械还原论,将事务割裂开来分析研究,削弱了从整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企业大多采取职能部门设置,财务部门只看到了预算和资金,营销部门只看到了收入和市场,生产部门只看到了订单和运营,这些部门相互分离、视野局限,容易出现扯皮、推诿,各自为战,不顾整体利益。而整体生成论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提倡的是从全局高度研究营销、生产和财务等各环节,全面系统查找问题根源,从而发现单一部门发现不了的问题。
2、系统思考注重洞悉系统的潜在结构。系统思考中有一个冰山模型,事件只是在水面之上的部分,而更深层次是潜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模式、结构和心智模式、愿景。系统思考避免了仅关注个别事件的浅层次现象,注重从更深层次查找系统中的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是系统关键性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主要变量的相互作用驱动着系统变化、生成不同行为,也外在表现为一个个事件。
3、系统思考从线性因果链走向因果互动环。世界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所能解释的。而系统思考解决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困局,破除了单一链条式思维,以动态方式分析因果之间的相互关联,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动态。
怎么提升系统思考能力
系统思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能看到全貌而非局部, 看透结构而非表象,看到变化而非静止,条理清晰而非杂乱。因为,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1、要不断实践,明确来龙去脉,不要割裂历史与环境。层出不断的现象和事件构成了这个纷繁而精彩的世界,但我们不要被这些现象和事件遮住双眼。为了在更复杂的世界里获得提升,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正如如彼得•圣吉所讲,系统的特性是“没有绝对的内外”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系统思考有时需要“把镜子转向自己”或将造成问题的“外部”素转化为系统“内部”的状况来处理。
2、要在非线性的世界里,看到因果的互动,不要直线片段式思考。一只蝴蝶一次扇动翅膀,可能在大洋彼岸就会掀起一场飓风。因此,对于对系统性问题,我们不要指望着单一措施或速效方案,要看到关键因素及其之间的互动,把握关键因素,避免结果偏见(认为单一原因造成当下结果)。有时候看似原因,其实也是结果;看似只有一个原因或结果,其实是多因多果。
3、要深入分析系统结构,寻找根本解和杠杆解,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系统的内在结构大多潜藏在一个个看似孤立事件的背后,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会造成系统问题的不断积累,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在面对系统性问题时,我们要主动寻找根本解和杠杆解,不要被症状解带来的短暂见效而迷惑,既要见到树木更要见到森林。
4、要认识到多重限制因素,理解并善用“补偿性反馈”机制,不要忽略副作用。在系统中存在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都存在多重限制因素。我们需要对这些限制性因素给予关注,对影响成长的因素及早制定相应措施,避免该因素最终成为阻碍前进的绊脚石。同时,要关注补偿性反馈机制,是指外在干预引起系统反应,反应又抵消了干预所产生的作用。有时候,我们出于好意,对系统越施加影响修补问题和漏洞,但越施加影响系统反弹的力量就越大,做出对策的副作用反而会加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科学评估措施的合理性。
5、要理解无所不在的时间滞延,不要浅尝辄止货半途而废。时间滞延是指因果关系会有滞后性,最经典的例子是啤酒游戏,销售量的微小变化会显著影响到订单和库存量的变化。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之间存在啤酒需求与生产之间的时间滞延,造成了啤酒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剧烈震荡。时间滞延无处不在,尤其在真实商业环境中,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延迟非常普遍,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经由各种滞延相互影响,推动彼此的振荡,并被各种乘数效应和投机因素所放大。这也是商业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系统思考是我们应对复杂性挑战、做出睿智决策、与系统共舞的核心技能。运用系统思考会让我们善于发现,理性思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