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战(六)

2023-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龙_隆

六、战役后果

高梁河之败,结束了自后周世宗柴荣开始,至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的坚定步伐。经此一败,后周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培植的百战精锐,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而且还丢弃了大量器械、粮饷、物资等。

逃回开封后,驴车皇帝、高梁河车神将主要的精力,转向了内政。

首先是对于赵姓亲族的打压,特别是对处于金匮之盟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赵廷美,还有太祖子系等的高度警惕和强力压制——公元979年八月二十七日,太祖次子赵德昭自刎而死,年仅28岁(太祖长子赵德秀早夭);981年三月,太祖四子赵德芳猝死,年仅23岁(太祖三子赵德林早夭);984年,被指控金明池阴谋作乱,贬斥房州的赵廷美,惊恐成疾,病发而死,年仅38岁。得到弟弟死亡消息的赵光义对宰相李昉说,赵廷美是我的奶妈耿氏所生,并非杜太后之子,压根就不是我的亲兄弟。可《宋史•杜太后传》明确记载:杜氏生五子,赵廷美位序第四。赵光义为掩饰自己逼杀兄弟之罪,不惜向自己父母泼脏水。只是这种明目张胆的迫害招数,连自己的长子赵元佐都看不下去了,最终精神崩溃,以至失常。

其次,更加严密的掌控军队,如进一步加强“内外相制”、“强干弱枝”等措施,推行“三分制”、“更戍法”等法令施行,达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以防止出现五代安重荣所谓的“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所以在政策上,由积极应对外敌,演变成为了消极抵抗和守内虚外。

第三,形成并强力推动“重文抑武”的国策。太宗亲自抓“兴文教,抑武事”,为了表示“崇文”的决心,大规模重建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亲赐名为“崇文院”。太宗还亲率文武大臣,到新落成的秘阁登楼观书。宫中原有的“讲武殿”,也更名为“崇政殿”。从宣扬武力的“讲武”到体现重视政事的“崇政”,这显示了在他统治之下,北宋王朝国策的转变。

在赵光义若明若暗的推动下,北宋重文抑武的大政方针得以确立。文人地位越来越高,武人地位越来越低,文武之间的差距加大。文官对于武人的蔑视和充满敌意,以及千方百计摆脱进入武人群体的可能,越来越明显。发展到后来,不但文人们看不起武人,就连社会上的普通人,包括从事低贱行业者,都瞧不起武人。于是乎,屡屡出现宁可屈就低品级的文官,也不愿被提拔,去出任高职位武官的怪事。在如此氛围之下,武人们逐渐丧失了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斗志遭到严重摧残,得过且过,糊弄之风盛行。太宗及之后的历代宋帝,与辽、西夏、金、蒙古等战争中,除寥寥几名武将尚称果勇、敢战外,绝大多数武将面对来袭的敌军,或躲或逃,毫无斗志。如宋真宗咸平年间,辽军南犯,禁军统帅傅潜统兵十万,却不敢应敌,“闭门自守”。

当然,我们没必要过度夸大高梁河一役的影响,因为在其后,宋辽之间,又爆发过多次战争,特别是高梁河之战后的宋军主动发起、最终又大败的雍熙北伐,而在这些败仗中,也有一些胜绩,尤其是杨业的勇力,被辽人盛赞为:杨无敌。可随着宋太宗及其后人,深入、彻底推进他高梁河之败后,拿出的诸多国策、政策、军策,宋军的实力,伴随着武人地位的降低,开始加速向劣势转化。朝廷上下恐辽情绪,逐渐弥漫且一直持续到与金的海上之盟。而所谓的送于辽国的岁币,也令宋朝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直接对其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澶渊之盟,宋对辽已然处于下风,只得承认辽朝占有燕云十六州的合法性,每年向辽朝赠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再如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兴宗趁宋、西夏交战,借口索取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十县地,对宋国进行军事讹诈。宋朝廷不敢应对,以增加银、绢各十万“安抚”辽朝。所以,把高梁河之战作为辽宋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应该是有依据的。

而对辽国来说,高梁河一战,不仅解除了幽州之围,而且保卫了作为辽国生命线的燕云十六州。《辽史》中称赞高梁河之战,“辽亦岌岌乎殆矣!休哥奋击于高梁敌兵奔溃……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加上之后,契丹反击宋国雍熙北伐的胜利,辽国不仅在燕云十六州归属的较量中,完全占据上风,而且也表明了自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原政权与契丹对这块土地的长期争夺画上了句号。从此之后,契丹便牢牢掌控了燕云十六州。原本仅有游牧经济来源的国库,在彻底占有燕云后,既有游牧经济供给,又有农耕经济的供给,二者形成了良性的互补,为辽国国力的上升与强盛提供了极大的经济支持。

从这时开始,辽国逐渐成长为一个长期压制北宋,名符其实的,雄踞中国北方的庞大帝国。当然,经此胜及后来的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也养成了辽国上下的目空一切、骄横狂妄、索欲无度,这又为其未来,因为一场心血来潮的舞蹈表演,而被毁灭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