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地爱,投入地工作,幸福会来临……

2017-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兆漫

   一口气看完了武志红的《巨婴国》,掩卷静思片刻之余,内心有洞若观火的明亮,也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更有惬意沉醉的心流……

   在我们的语境中,“自恋”似乎不太受人待见,如果有人自我感觉良好,“自恋狂”、“马不知其脸长”等等就会不期而至,在心理归类时,我们往往会把这些家伙放置在“自夸”、“吹牛”、“眼高手低”这些框框中,盖棺定论时,还不忘轻啐一口,以示我们的轻蔑与不耻以彰显我们和他们的不同……

   自恋,我总觉得是对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所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自恋可以分为“实体自恋”和“虚体自恋”,“实体自恋”的出发点和基础是自己的内在价值感,这种内在的价值感不因外在的环境和他人的评价而轻易改变。“虚体自恋”指的是一个人没有内在的自我认同的价值感,他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完全建立在外在他人的评价上,“虚体自恋”有两种表现情形:一是有部分的内在价值感,但不坚实,也不充分,大部分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还是建立在外在的评价上;第二种情形是全能自恋,这种自恋完全停留在6个月婴儿之前的状态,我是世界,世界即我,世界要按我的意愿来运转,你不服从我,你就是坏的,我要灭了你。

   有“实体自恋”的人,我们通常称其为自信的人,这种人在心理能腾挪出空间来容纳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他人的,他们能从容地体察自己、体察他人、洞察事物,他们是塑造人性的容器,这种容器能接住你延伸而至的链接,让它在这容器里成功塑型,人性得以滋养,能量得以流动,黑暗的变成光明的。精神分析里有“涵容”一说,可能的意思就是包涵与滋养吧,他把对方不那么正性的情绪与感受承接过来,托举着它,经过自己的加工与改造,变成相对正性的东西,再回馈与反哺给对方,这是心理咨询中去毒的过程,而不是增毒的过程。

   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着同样的过程,当孩子愤怒、生气、沮丧、失望、恐惧、委屈、无助时,实体自恋的父母会是一个好的容器,全然的认可、共情、接纳,经过去毒化,把增益的能量返流向孩子,让他们更好的成为自己,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亲密关系,即伴侣关系中,实体自恋的人只是投入的爱,而不是讨好、诱惑、欺骗与怨恨,因为他内心中相信自己是“好的”,是真的爱,他不需要你一遍遍地证明他是好的,他相信你也能爱他,他会笑纳你的爱,并珍视着,当然,他内心也有空间去接受你不爱他,因为他不需要你的爱来证明他的好……

    那么,虚体自恋的人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即伴侣关系中又将如何呢?

   我们知道,虚体自恋的人会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外在的评价与判断上。他们需要别人不断地正面他们的好,他们的逻辑是:你看,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感受到我的好;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这种使大劲的讨好,往往给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人害怕得恨不得逃地越远越好。然而当你逃离或者没有你没能证明你对他好的话,他会愤怒,这种愤怒是一种失控感,这种失控感会让他脆弱的内心瞬间破碎。所以,这种病态共生关系中的绞杀与强制就随之出现……只要稍有不如意,全能自恋的神就会瞬间成魔,也即自恋暴怒,爱人也慢慢地失去了活力,压缩了自我,成了无生气的行尸走肉,而孩子,则成为了“听话”的孩子,没有自主、自我、自由……

   无论是魔还是神,不过都不是人,通往人的唯一途径是爱:真诚的、没有任何粉饰的爱,那时,我们不用说:“对不起,我生而为人”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