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4消失与拥有的
“格美”台风过后,天气又继续升温回到之前了,从早到晚不敢出门,只有到夜幕降临后,才开始凉下来,也有丝丝风吹来,因此,夜空下,人们才慢慢走出房间后到外面散步。
在乡下,人们大多是4、5点钟就早早出门干农活了,因为到了白天,太阳出来后,就已经热气蒸腾,汗如泉涌,尤其是那些需要力气的体力活儿,不用说,在农村,哪有什么不用力气的活呢?即便是在家里不做什么体力活,稍微走动也会全身感到汗淋淋的感觉。在外面做农活的人,到了太阳出来后,尤其是8、9点钟的时候,给人就有一种极为灼热的感觉。其实,话说回来,这也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现在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令,每年的三伏天的中伏时节了,下午即使是到了6点钟后,太阳还是给人极为热烈的感觉,就算是太阳已经落山,走出去后,全身依然能感受到被晒了一整天而炙热得形成的一阵阵热浪往上冲,就如靠近火炉时被烤的感觉。当然,城里人是可以不出门,但乡下人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起早贪黑,早到什么时候,晚到几点,那个点是生活在城里的人想象不到的,就想乡下人的苦城里人也感受不到一样。确实如此,我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在农村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阂”也如此。当然,那些真正起早贪黑的农村人,也不过是被生活所迫,当然也不完全是,其中还有身为农民本色不可改变的勤劳,另外更重要的是盛夏酷热难耐的天气了。我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他们的子女或者说他们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子女甚至依然在农村着的后辈人,要像他们这般在农村是做不到的,也不可能,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父辈们被生活所迫的那种压力,也没有了虽身为农民但骨子里已然没有了农民的血液或农人本色。我曾说过,当我们的父辈这代人之后,中国真正的农民几乎没有了,有的是前半生在农村生活着的“半农人”了。也许,当下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我们父辈与我们这一代“半农人”的一个过渡。之后,我相信就会是,农民这个名词在中国社会逐渐消失隐匿的时候了。
曾看过一本《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里面那些曾经极为熟悉的词语,如今已经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随着时光的老去,那些我们乡间的代名词,渐已尘封进历史悠远的时光里了。不仅随着父辈的离去而消失,也渐随着在我们的记忆的淡忘而模糊,更会让后辈人觉得只是在历史中出现的毫无生活气息的文字记录。任何东西,它都是我们生活的印痕,也都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只有你亲身参与,它才会融入你的血液与你身心合一,对于乡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与每一个人而言,那是心灵与精神的烙印。很多时候,我们怀旧,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纯粹的复述,而是对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脚印没一点心灵与每一份精神的怀想。那不仅仅是时间之流中的人生,更是你精神史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曾经,不仅仅是曾经,那些虽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东西,有可能是我们或后来人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所以,每一个时代的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东西,因为,它或它们将是我们生命中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