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
一个人从朝气蓬勃到风烛残年,不过短短数十载。光阴荏苒,有的人用热血灌溉青春,有的人却半生只道是寻常。
史铁生曾说:“人不是苟死苟生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骄傲,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重和独具爱恋为骄傲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但能活得轻松、通透的,却少之又少。
人们常常感叹生活太累,烦心事太多。其实,真正让我们心累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舍”不下的太多。要知道,水的澄澈,不是因为没有杂质,而是在于能够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懂得取舍。只有懂得了“舍”,才会“得”到更多。
通透的人生,实际上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懂得在舍与得之间寻求生活的从容,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做一个豁达智慧的人。
取益舍损,择善交友。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友谊这个主题定会贯穿这本书的始终。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自全。”在漫长的岁月中,朋友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朋友能够给予我们强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许多美好。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结交。与良善之人交往,还是与卑鄙之人交往,会使我们的人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句话:“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交友不慎,往往会祸害自身。这样的朋友吃喝玩乐时和你称兄道弟,情比金坚;当你落难失意时,却避而远之,甚至落井下石。真正的朋友,或许不会为你锦上添花,却能为你雪中送炭。
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生活中,有些朋友,将自己的奸诈隐藏在友谊的外衣之下。你把他当作挚友,他却有可能是那个把你推入深渊的黑手。而有些朋友,会让你清晰地审视自己,亦师亦友,成为你人生路上的助力。世上最珍贵的不是财富,而是一份好的情谊。财富并不能永久,而知己却是一生难得的相遇。时光迎来送往的人有很多,择友而交,才能提高人生的质量。
取愚舍精,难得糊涂。曹雪芹曾这样描述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其实,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人。聪明太过,凡事过于较真,只会增加你的心理负担,让你变得心事重重,郁郁寡欢。难得糊涂,凡事不斤斤计较,才能不被琐事羁绊,远离不必要的纷扰。
糊涂,不是无底线地迁就和忍让,而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智慧。《增广贤文》中写道:“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世事本就纷繁复杂,有些事必须是非确凿,泾渭分明;而有些事却需佯装不见,刻意不睬。用糊涂装饰生命,身心才能保持健康;用糊涂点缀人生,内心才能变得柔和。取愚舍精,让生活得以恬静,心灵得以安宁。
取缺舍圆,放下执念。人人都渴求能拥有圆满的人生。既想要工作体面,又想要稳定轻松;既想要腰缠万贯,又想要名声赫赫;既想要幸福美满的婚姻,又想要如日中天的事业。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春花开罢即谢,四时运转不息,都不曾为任何美好的瞬间停留。正如《金刚经》中所写:“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求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很多时候,人们不会因为拥有完美而感到幸福,恰恰会因此而失去原本的美好。事事苛求圆满,对拥有的一切诸多挑剔,只会让你笼罩在愤懑不平的情绪中。
不由地想起林徽因的一句话:“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有缺憾不一定美,但有缺憾可以创造美。人生的缺憾,可以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更深的内涵,更丰富的想象和更美好的期待。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缺憾,人们才会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真正圆满的人生不是拥有一切,而是在人生的不圆满中学会珍惜所拥有的,释怀不圆满的。放下执念,才能拓宽人生的维度,收获内心的平和。
活得通透的人,不是把世事都看得明白,也不是去探究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是舍弃不必要的情绪,取得自己想要的。《实干日记》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失去和得到本就是因果循环: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交友时,取益舍损,互相成就,才能不负相遇;遇事时,取愚舍精,看淡世事,才能自在度日;痛苦时,取缺舍圆,放下执念,才能过好一生。愿每个人都能遇见有趣的灵魂,拥有豁达的心态,享受当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