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分析(1)课堂笔记
以前看故事和小说只注重故事情节,但是学写小说就需要学会分析小说,明白别人是如何写的。上两次课卓老师把小说的十二个元素讲解了一下。
这节课老师选择了《露天电影》结合着十二个元素带着大家一个个的来分析。
徐则臣的《露天电影》以大学教授秦山原因为下车小便意外地发现了15年前曾经作为山村电影放映员的他工作过的地方“扎下”,在那里他是被仰慕和尊敬的,他很回味也享受那种感觉,于是他临时改变不去目得地海陵而在扎下停留。由此当年他在扎下的丑行被孙伯让揭穿,并被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中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特有的山村面貌——看露天电影。
标题
首先先对标题进行解读。读到标题,过去在空旷广场放映露天电影,热热闹闹的画面便呈现出来了。读完之后再分析,就会发现标题很有意思。首先,它起到一个线索的作用,接通了过去和现在。过去秦山原是一个放映员,如今是一个大学老师一个扎下人熟悉的人的身份,也是一幕丑剧的表演者。
第二,作为一个身份。秦山原是放映员,代表一种文化的象征,知识分子身份的象征。它还是一个学习的象征, 对孙伯让而言,这个身份则是学习的象征。孙伯让要学习秦山原,用他擅长的东西来报复他。这代表了身份上的转变。
第三,露天电影是一块幕布,具有故事的张力,不仅代表了展示在观众前的影像也隐喻了其幕后的不可展露的那些行为。带有审判的意味。
再如,徐则臣另一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也有类似意境在里面,和《露天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也一样,徐则臣对标题的打磨充满了诗意和动感。
开头
“车子正跑着,顿了一下,又憋熄了。”小说的开头通过多个动作的转换,不仅加速了故事情节的到来,也有转折感。
提速作用:
在这里作者没有一路平铺直叙地记录作者到某地发生了某事,而是用车在路上的歇火让事情迅速地进展。
转折作用:
每次出故障他 都让⼤家下车撒尿。男⼈在车左 边,⼥⼈到车右边。⽔声相闻,但 谁都不说。司机说的好,出门在 外,穷讲究个屁啊。
在这里秦山原下车找远离人群的地方小便意外地发现了“扎下”这个他曾经呆过四年的村庄,他停留在这没有继续走,让故事出现了转折。
文章喜山不喜平,怎样让人物到目的地。写作是含蓄的,要有波折感才能吸引人。秦山原本来要去海陵,但中途由于车歇火下车小便,改变了行程去了扎下,引出了孙伯让复仇的故事。
人物性格塑造:
“出门在 外,穷讲究个屁啊。” 司机粗俗的语言风格很符合他的身份。并且吐露了作者的观点并陪衬出秦山原的人物性格。秦⼭原撑把伞⼀个⼈小⼼翼翼地往远处⾛,他担⼼紧⾛⼀步就 会把膀胱胀破。站在车边他尿不出 来,都忍了四次了。⼀百米外有个 村庄,房屋、树和草垛站在雨里。 他得找个能遮挡住自⼰的地⽅。这里把秦山原好面子、讲文明、有尊严、有礼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立刻刻画了出来。
他缓慢地拉开裤⼦, 世界此刻应该是慢下来,平静⽽漫长。⼀泡尿是⾜以改变⼀个⼈的世界观的。秦⼭原打算把这个伟⼤的想法写进自⼰的著作里。司机⼀直在喊,快点,要⾛了!完了没有!还⾛不⾛啊!
这样的画面很具有立体感。秦山原说“⼀泡尿是⾜以改变⼀个⼈的世 界观的”。他打算把这个伟⼤的 想法写进自⼰的著作里,作者把低俗当成伟大进行铺陈,这里有反讽的意味,这是现代小说的特征之一。品味撒尿过程,有某种性的暗示在里面。司机喊他快一点,秦山原却偏偏慢慢来,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
文章喜山不喜平,作者没有一路平铺直叙地记录作者到扎下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从车→抛锚→扎下→被遗忘→然后想起→停留扎下→复仇,以主人公的思维让读者一步步地跟着他走进扎下,回忆并陶醉过往,最后孙伯让的报复让主人公的梦境清醒,借臭蛋一个小孩子的视角看到了主人公一幕真实的“露天电影”。
总结:
写作是含蓄的,要有波折感才能吸引人。
塑造的人物要有异质性(不同)。
在语言方式上,用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去描写。
作者不要跳出来讲话,要通过人物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