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总监的经验总结:从0-1为你讲明白BI与数据可视化
现在都说,是大数据时代,可是百度了,也不能给我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到底什么是大数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起初,数据量很少的时代,通过表格工具、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二维表数据库,数据逐行插入)就能够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产品以及用户的激增,产生了海量的数据。
考虑到长足发展,公司会对产品、用户相关的原生数据、埋点数据等进行分析,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就无法满足需要,只能通过行式、分布式等数据库来存储这些数据(HBASE、hive等,能够实现集群化,及分配到多台主机上同时计算)。
当数据量大了,光秃秃的数字就难免让人产生困意,所以就出现了由数据向图表的转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数据可视化。
认识数据可视化
有了数据之后,对数据分析就是成了最关键的环节,我公司的分析师就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数据分析主要对整体分析,而不执着于特殊的个体数据,这样才能够给产品提供宏观、有效的参考价值。
海量的数据让用户通过逐条查看是不可行的,图像化才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少量的数据可以通过表格工具生成图表、透视表的方式进行分析,但是大数据的分析就需要借助专门的可视化工具了,常见的可视化工具包括:Tableau、FineBI等。
大部分商用数据可视化工具的计算、图表展示虽然比较强大,但是却无法做到实时数据快速生成,数据也多为push(固定的范围)的方式,有时候数据还需要二次加工满足可视化产品的规则(商用产品多考虑通用性,无法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数据规范)。
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图表插件的开源化(如:Echart、GoogleChart),以及行业内对数据安全性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进行数据可视化的私有化部署。
数据可视化的类型
1、探索性可视化
探索性可视化需求一般集中在数据分析场景中的数据探索场景。在分析数据的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探索,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但是为啥我们需要使用可视化的方式去探索数据呢?使用统计学的方式不就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并不是,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安斯库姆四重奏。四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以及相关系数都一样,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数据的分布应该也会很像。
但,当你使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去看这些数据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分布都不一样:
从流程来看,探索性可视化是这样的:
2、解释性可视化
解释性可视化需求一般集中在完成了数据探索,并且形成一定数据洞察后的 story-telling 场景。大家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一张图搞懂 XXX 」、「一张图了解 XXX」就属于解释性可视化。所以解释性可视化的流程是这样的:
国内的可视化步骤一般是这样的:
用户导入数据到产品,然后进行一些可视化的探索,或者直接将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表达。
但是,基于我对目前的用户样本量的理解,我发现这种偏业务型的产品框架,并不太适合国内市场。因为这类产品面向的用户基本上是专业用户(数据分析师),而忽略了一个事实——大部分中国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岗位。
有能力配备数据分析师的企业一般都是中大型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他们付费能力可能比较强,但是也意味着用户量会较少。用户样本集中在以下两大块:
专业用户对应的是数据分析师,而半专业用户则对应的是类似财务、销售、HR 等,在业务上专业但数据分析上不专业的用户。在企业里面,其实半专业用户远大于专业用户。而这类用户的日常工作又一般集中在解释性可视化上面,比如年终总结、年度规划、每月汇报中都需要利用到数据可视化。所以这类用户的流程是这样的:
用户导入数据,无需太复杂的操作,即可直接生成图表。(为什么少了数据化探索呢?其实是因为在半专业用户中,又以中小型企业的用户为主,他们的业务相对单一,且交易、财务数据都不会太大。当然了还有一些是靠 erp 数据分析的,这里就不展开细谈了。)
然后根据图表,补充自己的洞见,就可以制成报告给到老板。
数据可视化的实现
数据可视化产品(系统)的结构框架主要分为三层:数据存储层、数据计算层、数据展示层。
1. 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在开头已经和大家说过了,在数据可视化产品(系统)中,既支持常规数据(MySQL、CSV等)可视化,也支持大数据(hive、HBASE等)的可视化,满足日常分析人员定性、定量的分析。
在考虑到数据安全的因素,数据存储还会与权限管理相结合,实现不同角色的人只能访问指定的数据。
2. 数据计算层
这里的计算不是平时所说的聚合、排序、分组等计算,解释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吧:
产品/运营人员提出数据需求,如“APP一周留存 ”;
分析师确认需求后需要明确本次分析需要的字段及分析方式;
数仓人员提供整理后的表格(数据模型,多张表join后合成的中间表);
分析师基于数据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
数仓提供的数据模型主要分为增量、全量数据,不能直接对某个较长范围的数据进行分析,举个例子1月1日、1月2日两天都产生了数据,增量、全量的数据存储方式效果如下:
3. 数据展示层
可以给很多人看,数据分析师,业务人员,IT人员,还有管理层。
总结
我想未来的 BI 的产品不能将自己定位为「工具」,而是应该定位为「服务」。
这里的「服务」不是说从原来的买断式收费,转变为按年收服务费,这只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我理解的转变是要从产品理念上做文章,BI 产品不能只是一个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服务平台,连接企业内外部数据之外,并且更重要的是,需要连接企业内外部的业务。比如连接供应链的数据,连接财务数据,连接审批数据等等。
比如,对于一家生产鱼丸的企业,当系统发现制作鱼丸的原材料库存不足,但是又快到销售的旺季,是不是能提前预警,并且快速将此信息发到供应商那,直接订货。再比如,当一家企业的现金流并不是非常健康时,系统能否能推荐企业一些「财务顾问」服务,甚至「现金贷款」服务?
我相信总归是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