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于连式人物的奋斗覆灭史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平台完美收官,最高收视率破7%打破以往所有电视剧的播放记录,口碑收视率双丰收。虽然该剧是高举反贪主旋律旗帜,结局贪官污吏都受到惩处,但我们发现社会舆论的讨论方向并不只是聚焦反腐,很多人认为正面人物并不接近现实中的人民,相反,大反派祁同伟,却让很多人觉得他是离人民最近的人。
因为在这个反派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个底层人物的覆灭史,窥探中国政治生态的密码,感受在阶层固化环境下普通人上升的艰难。
剧中侯亮平说祁同伟是于连式的人物,于连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名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踩着女人的肩膀向上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甚至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
于连和祁同伟一样出身卑微,长期接受压迫,很早就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有反抗和仇恨,崇拜拿破仑这样的平民英雄,又自命不凡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可于连的性格又是矛盾的,在受压迫后会反抗,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下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放弃自己内心的原则。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表现出人人平等的观念,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又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最后被昔日情人告发,彻底崩溃丧心病狂地枪杀自己昔日的情人,早早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反观祁同伟的命运和于连的命运何其相似。祁同伟农村家庭出身,考到了汉东大学政法系,还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一心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在爱情面前不屈服权贵被梁璐的父亲将他分配到了乡镇司法,他拼命工作主动请缨参与缉毒工作,在缉毒过程中,身中三弹差点牺牲,他用命换来了英雄称号。
在乡镇司法,他看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所长一干三十年,从热血青年和到暮年老者,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后的自己。他已经感觉到,个体的命运在权势面前的渺小。他用命换来英雄称号,希望能够走出基层。可结果是,他仍被压在基层一动不动。祁同伟这才发现,只要有梁璐的父亲压着,无论他多么努力,可能也不再有翻身的机会,“英雄在权力面前是拗不过的”。 祁同伟最后才不得不走上了蜕变之路,在汉东大学操场当众跪下求婚,这一跪,他与陈阳的爱情死了,过去的祁同伟也死了才有了后面那个为了巴结赵立春哭坟,为了巴结沙瑞金到陈岩石家里挖地、为了维护金钱和地位不惜杀死昔日兄弟,硬是要“胜天半子”、最后饮弹自尽孤鹰岭的祁同伟。
祁同伟和于连命运的相似在于:都出身卑微,最后通过各种手段上升的凤凰男;都受到了强权势力的压迫,变成了主动择错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最后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扭曲人性,不择手段。
然而在电视剧之外,祁同伟这个大反派以及蔡成功这样的丑角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祁同伟才是最接近人民的。就像很多人读《围城》觉得自己像方鸿渐一样在祁同伟身上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都来自社会的底层,不像侯亮平陈海陆亦可一样有背景没有资源,改变命运都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
在阶层日益固化的人情社会里,没有所谓的关系,大家都遇到过求助无门,晋升不公的无奈;
在现实的压迫下,也牺牲过一些曾经觉得非常重要的东西,变得越来虚伪自私,发现最后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经不是以前想要的了。
大家同情的其实是现在或者曾经的自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社会在把我们培养成一群群精致利己主义者,即使我们对阶层不公反感渴望公平的竞争渠道,对站在肉食者角度喊人民的名义无感,当我们自己上升到更高的阶层就会反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言说各种道理的合理性。
利己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面对利益和诱惑之后的主动择错,有错的是自私人性背后价值观的极度扭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只要我们的社会还在发展就会出现社会阶层的分化,就会有不断的底层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更高的阶层,阶层越高资源越丰富壁垒也会越高。
难道我们都只有成为于连祁同伟一样的人物才可以出人头地了吗?还是要消灭阶层?
如果大家都成为于连祁同伟,那是无比可悲的,大家每天肯定吃不下睡不着,因为不是想着算计别人就是提防着别人的算计。
回想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吃大锅饭时代,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分配的不公,走关系者完全不亚于今天。这两种情况无论怎样,我们的国家是无比失败的。
只有依靠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才能更靠近人民,虽然制度无法完全控制资源的流动保证绝对的公平,但可以限制不法资源的流动,可以把权力控制在笼子里,让更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否则我们身边还会出现更多的于连式祁同伟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