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长大
写在最前面:我深知我的生命有软弱,有勇敢,有忧伤,也有令人振奋之地。这只是一个人总结他的目前一生所学。对生活的敬畏,就是持续不断地挑战它,直到完成。也许接下来的文字会有人嗤之以鼻,在此奉上半吊子的道歉。
我在这里想要认真讨论一下我们的人生,不喜者绕道。
认真谈一下,我们需要面对的对手是我们的人生,是每一天的24小时,而真觉得通过改变一个习惯,比如晨起早读,或一周三次健身这些小手段能够改变自己?回顾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关于“成长”的努力,我渐渐认识一个事实,到头来我不过原地踏步,或只前进少许。
请别误会,健身,晨读这些确确实实的好习惯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更积极的人生。长久坚持,这简直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一般。但关键的是,有两点没有被留意到:
1.这些习惯实在难以长期坚持。或者换个角度讲,包括你自身在内,你有看到有多少个人能长期坚持的?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自己不能?
2.也许有人不同意,但有一点致命但极少有人注意到的:这些被我们视为奉为圭臬的好习惯,其实还没触碰到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方面。尽管它们确实能带给我们难以言喻的好处,但好处实在有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些问题。就我的生活经验来说,感觉很少。我们长久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一切,社交,工作,学习,娱乐,不管是什么,总之总会有东西我们充塞我们的注意力,这样的过程大概从17,8岁开始,然后日复一日,跟随我们长大。过了几年,这就变成大多数人平静生活的基础。其中有些人,由于个人的驱动力,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的,会持续地关注健身,终身学习,注意饮食等等主题,并也许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们最有可能成为人生赢家,毕竟很直接的原则——这个社会不会亏待持续努力的人。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多数人对于生活最深入的理解,就是到此为止了。若有兴趣,读者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自身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少了解?不是我的,不是他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我们投入在工作,社交技能培养的注意力深得难以想象,但有多少人,曾坐下来,诚实地和自己的生活交谈?
按照我的经验,我们对生活的描述大致如此。首先,大致基调是,来自家人的悲喜故事,与朋友的故事,与恋人的故事,工作与工作同事的故事,然后,往上一层,就是与个人爱好/渴望相关的了,比如创业,学业,各种养成的,未养成的生活习惯,如健身,空闲充电。你我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周边的世界,比如各大社交平台,各大新闻媒体,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很怀疑我们是否能找到在我提到的这个架构以外的东西——我们对于生活最深的理解,最深的要求,几乎不会超过这个框架里所包含的主题。简单的说,成为人生赢家就是我们所理解到的人生的终点。
但实际上并不是。
以我来说,我已经21岁,算上亲眼看到的,听过的,阅读过的,可以算是什么都了解过了(我知道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黄毛小子的肤浅发言)。有一点很重要的——从今以后,我意识到,一切都只靠自己了(我说的”一切“跟谋生毫无关系,我讨论的是成长)。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越深,在人生中醒来的慨率就会越大。在社会里,对于任何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不是自身熟悉的,再也没有什么是自身意识所不能及的了。你我的体验,从高度来说,已经到了头。有什么我们还没体验过的?朋友,恋人,教育,工作,陌生人社交,各种第一次的紧张尝试,各种驾轻就熟的操作,这些事情背后的情绪我们都已经体验到无数次——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重复,然后继续重复——我们用20年学到的经验,用来重复接下来的一生。这有点像羊群,我也成为羊群的一员了,只是有些羊的金钱更多,知识更多,或者,领悟更多——但到头来,都是羊群。
看看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看看那些在社会,家庭之间奋斗数载的市民,你会无可避免体会到一点——他们毫无二致,不过是皮囊是否更年轻。在皮囊之内,你会发现,即使由于生活,教育环境的不同所导致的个性不同,他们还是散发出同样的味道——我不是从个体的角度来讨论这件事,毕竟放到个体,我们考虑的就是个性问题了,这必然不同。我是从更大的角度来谈——用一口井比喻的话,我们都处在井的同一深度。而这深度,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架构。
有多少年轻人是以局限的观点看事情的?每当他们大学毕业,理所当然,他们会感到快乐,惋惜或遗憾。但即便对已流逝的日子抱有留恋,他们还是短视到,并没发觉,未来迎接他们的,是无尽的平静而窒息的生活。也许他们感觉不是如此。但请冷静下来,仔细观察这铁一般的现实。不会再前进了,即使在职场学到更多东西,在人际关系上处理更妥当,身价陡增,名誉拈来,对于保留一定清醒的人们还是会发觉,这一切有所意义,但实在有限。你我能够学习的,就只剩下工作技能,待人接物的技能了。是的,你我会取得各种进步,会变的更为光彩动人,之后呢?你我几乎在除此之外的所有领域原地踏步,变化的只有岁数和容貌。
我不是在述说故事,不是述说在另一个星球发生的事。我说的是跟我们密切相关,关乎我们每一次呼吸的事实。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羊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就是当好一头羊。这没什么好辩论的,关键不是承不承认我们是羊,而是我们是否开始思考,我们的生活,真的只能如此局限吗?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即是开始着手处理构成自身生活的乱如麻的各种情绪,各种未能付诸行动的渴望,各种内心感到突兀的地方,拆解,重建,直到自己变成一个新的人。人的心灵可以比作一片复杂的水脉,其中有多条支流,有些盈满,有些干涸。拆解,重建的过程就是亲自动手,将这片水脉一点一点地疏通,直到没有干涸之地。
image.png是谁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生命的每年每月,每周每日,每分每秒?谁经过深思熟虑,有意识地决定找个伴侣,养儿育女,买房子,努力工作,将毕生经历都用于填满人生的填色簿?真正过着检视的人生的人在哪里?值得我们过的那种人生在哪里?有做个选择的人在哪里?我指的可不是那种在指定的既定架构中所做的次要选择,而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对架构的选择。有谁真正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你最近一次内心有所震撼是什么时候?你最近一次对自己不满是什么时候?我们内心所理解的成长是什么?是不是这种烂大街的通过大量阅读,结合自律守时的原则,实现认知升级,最终达到财富自由,成为人生赢家的理论?我不怀疑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但请你我再认真地审视一下,在这条路上成功的人有多少?甚至更关键的是,一路走来,仅仅考虑自己这个个体——自己是否质变成一个更成熟的人(成熟不是指变的更有经验,硬要说的话,是心灵之流的疏通),还是仅仅是变的更老了?可能大部分人认为我的话也是烂大街的说论,当然如此。对于最重要的事情人们一直有一种视而不见的习性。但对于真正意识到这些话,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的人来说,这些话简直就是救命药——将自己从该死的无意识状态拯救出来。
长大是什么?是岁数的增长吗?是价值观的完善吗?还是变成更好的人?但该死的“变成更好的人”这个概念实在太宽泛。对我来说,长大永远是关于撕裂我执,摆脱那些陈旧的,笨重的观念和信仰,扫除那些阻止自己变的更快乐,更自由,更加热爱生命的障碍,无论哪是什么。说简单点,这无外乎是一连串的“正确问题”:你爱自己吗?你爱这个生命吗?你在每一天的24小时里,有感受到确实的快乐吗?无关外在,关乎内在。但实际上,有哪一天我们的脑海不是充斥着核爆炸般数量繁多的念头?它们来来去去,撕扯着我们的情绪和少的可怜的注意力。有哪一天我们不是带着一整袋的念头,微妙的压力进行我们的日常活动?即使在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在我们的表层意识下,隐隐约约的焦虑也一直都在躁动。或者不是焦虑,而是其近亲,比如压抑,绝望,自卑,不满意,诸如此类。
这就是我所说的无意识,或者说,真正跟成长有关的理论。我确定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成长理论绝对没有提及过这方面的事情,或许也有,但实在难以辨认出来。但起码就“健身”和“终身学习”这两大伟大主题而言,它们绝对没有提及过。对多数人而言,健身与塑造一个好身体,赢得别人关注,或者仅仅让自己更健康有关;而终身学习,说粗暴点,最深层的动机基本上都是在竞争中不掉队,获得更多金钱有关——听起来都跟赢取外界注意力有关。但事无绝对,也许有人真的是疏通了一切,然后以自己的意志,选择了坚持健身和终身学习呢。但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就好,毕竟,在自己的人生中上断头台的人,只能是自己。
也许这文章写的很乱,但其实其主题可以用一句老话说明——对我们来说,生活在别处。或者,生命好像还没开始。我们任由外界繁杂纷乱的事物分割我们的注意力,却忽略最重要的事。这其实不太准确,外界繁杂纷乱的事物其实就是我们已知的一切,所以到头来,根本没有忽略一说。
可以用一个问题验证我所说的。观察自己,向内看,我们一定能很快地找到自己对生活,对自身不满意的地方——不用隐藏,我们都是小丑而已。然后,想方设法解决这个念头。疏通这条心灵的支流。这就是我所说的最重要的事,也是我所说的成长。发现,然后付诸行动。自卑的人不付出行动,明天,明年,甚至大半辈子,都只能是自卑的人——只是本人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掩盖。任何对当前按生活不满的人,都应认识到:不付出行动解决,问题永远会保留下来,并且会变异,甚至自己都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