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空散文

祈雨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石羊河余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我家西边有座山叫尖山,因山顶是尖的而得名。山顶有一汪池水,传说池中有白龙,故叫白龙池。池里的水从何而来,为何从不干涸,无人知晓。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祈雨在我家这一带很是盛行。只要是逢大旱天气,附近十里八乡,甚至襄县、郏县的百姓都会到白龙池来祈雨。那时,我经常在家门口见到祈雨的人们坐着拖拉机向西而行。至于老百姓为什么要到白龙池祈雨,听老人说白龙池里住着一位神仙叫“白龙爷”。

祈雨很有讲究,祈雨的人在属相上要以大龙或小龙为首,禁忌属虎,据说是龙虎相斗。然后是准备酒肉、水果、香裱,扯柳条编柳帽,扛龙旗搬铜器,还要准备个干净的盛雨器皿——“玉净瓶”。

祈雨的人们来到尖山脚下,顺着蜿蜒陡峭的山路向山顶艰难前行,来到山顶的白龙池,摆放贡品,香裱燃起,众人立在为首老者身后,个个心怀敬畏,虔诚地听着老者的愿说。

“白龙爷,请施雨降露。

五天以里,三天以外。

如期降下,我们定会膜拜。”

祈愿完毕,老者手持“玉净瓶”在白龙池里“取雨”,然后祈雨的众人肩扛各色镶绣着龙的旗,一路把铜器打的是震天响,寓意神仙旨意、惊天动地。

在祈雨回去的路上,沿途经常有百姓截“雨”。等祈雨的队伍走近,路边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突然端起从井里打来的一盆水向“雨”泼洒过去,寓示着把“雨”截了下来,祈雨的人们眼看着祈来的“雨”被别人截去,虽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只好空手而归。

当然,大多数还是把“雨”顺利地取回了家,祈雨老者把“雨”倒洒在地上,边倒边喊道。

“黑云白边儿,光下俺庄圆圈儿。”

也许是百姓的虔诚感动了上苍,雨或多或少地总会如期而至。久旱逢甘露,百姓欢呼雀跃,然后择下吉日,或演电影,或唱大戏,以告还当初向白龙爷许下的祈愿。

近年来,随着科学化和信息化的不断进步,老百姓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越来越广,加之农田水利灌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逐渐,很难再见到祈雨那浩浩荡荡的场面。

是呀,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面对干旱天气,靠天吃饭的百姓把精神希望寄托在了“白龙爷”身上,以祈盼神仙护佑着风调雨顺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