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闭包函数说明

2019-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肀肀

导读在 Python 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闭包,那么究竟什么叫做闭包呢?

在一些语言中,在函数中可以(嵌套)定义另一个函数时,如果内部的函数引用了外部的函数的变量,则可能产生闭包。闭包可以用来在一个函数与一组“私有”变量之间创建关联关系。在给定函数被多次调用的过程中,这些私有变量能够保持其持久性。

简而言之, 闭包的特点就是内部函数引用了外部函数中的变量。 在Python中,支持将函数当做对象使用,也就是可以将一个函数当做普通变量一样用作另一个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拥有此类特性的语言,一般都支持闭包。

闭包中被内部函数引用的变量,不会因为外部函数结束而被释放掉,而是一直存在内存中,知道内部函数被调用结束。

闭包函数

闭:指的是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函数

比如手机是闭包函数(内层函数),被手机包装盒 (外层函数) 包裹起来,

手机可以使用包装盒中的东西,内层函数可以引用外层函数的名字。

闭包函数是 函数嵌套、函数对象、名称空间与作用域 结合体。

基本形式:

def outer():

name ='egon'

def inner():

print('my name is %s' %name)

return inner

# print(outer())

f=outer()

f()

闭包的小应用:

#爬虫:模拟访问百度

import requests

def get(url):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response.text)

get('https://www.baidu.com/')

get('https://www.baidu.com/')

get('https://www.baidu.com/') #问题:每次访问百度,都要调用一次,填一次地址

# 解决办法:用闭包函数

def outter():

url = 'https://www.baidu.com/' #问题:把地址定死了,

def get():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response.text)

return get

baidu = outter() #baidu --->get

baidu()

# 改进:

def outter(url):

def get():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response.text)

return get

baidu = outter('https://www.baidu.com/') #baidu --->get

taobao = outter('https://www.taobao.com/') #taobao --->get

baidu() #专门调百度

taobao() #专门调淘宝

原文来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816565/article/details/103016981

本文地址:https://www.linuxprobe.com/?p=166022编辑:张雄,审核员:逄增宝

Linux命令大全:https://www.linuxcool.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