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祠与墓(2)
上接:《北京: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祠与墓(1)》
晚唐著名“苦吟诗人”贾岛的故里,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二站村位于房山区南部,东南方约1.3公里即吉羊村(房山区42路公交车终点),西去2.5公里是杨驸马庄、襄驸马庄,再往西约500米,即大次洛村(贾岛出家修行处“云盖寺”即在此村内)。北行3公里为坨头村。二站村辖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有700户人家,约2500多人口,均为汉族;姓氏以张、李、刘、王为主,先祖从何处搬迁至此,今已无法考证。二站村地处处平原地区,平均海拔35.3米。主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现有房山区42路公交车可到达二站村站。
二站村自唐代时期就已形成村落。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和其妹窦建娥,曾分别屯军于汉良乡故城(今窦店西之古城)和西乡故城(今长沟东之古城),兄妹两人约定,遇到紧急情况则以点燃狼烟为号,以便及时相互救援。有一次,窦建德想试探妹妹窦建娥的警备情况,下令于良乡故城的四个墩台上点燃狼烟。窦建娥见状,以为哥哥那里有紧急情况,遂火速出兵前去救援,但行至二站村处,前方探知真情,窦建娥便领兵回营。这情形与褒姒烽火戏诸侯有点相似。后来,窦建德果真遭遇敌情了,他立即下令点狼烟报警,希望妹妹马上发兵前来救援。但这次窦建娥却误以为窦建德又在考验她是否保持高度警备状态,遂按兵不动,后来看到狼烟久燃不止,才感觉大事不妙,赶紧出兵援救。但大军行至今二站处时,前方探子传来消息,得知其兄窦建德的城池已失,只好回马入营。因为窦建娥二次到了二站村打马回营,故将此村名称为“二站”。二站村辖域面积3平方公里。有700户,2530人,均为汉族,姓氏以张、李、刘、王为主,先祖从何处迁徙至此,现已无从查考。
下图、贾岛生平事迹陈列室“书画堂”: 位于贾岛祠墓西侧。对联:展卷青云生远岫 挥毫妙笔走龙蛇
下图、 西配殿,匾额:“云峰西映”。对联:画堂云起知风雨 文轩风过寄世情
下图、 东配殿,匾额:“文靖流远”对联:拒马晴波留墨韵 抱玉老桧忆书香
下图、 这是贾岛祠墓的办公区正殿后面,匾额:“高山仰止”。对联:回首西峰迷望眼 遥观往迹慕风流
下图、“书画堂”展出的“贾岛生平”展览
下图、故里胜迹
下图、摄于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贾岛祠照片
下图、房山贾岛峪,其右下角为遗址中“唐贾岛墓”碑 原物
下图、“贾岛生平”展第二部分“盛世重光”
下图、“贾公祠”落成揭幕仪式
下图、房山区各界领导参观贾公祠
下图、韩建集团董事长等在重建贾公祠时到现场指导工作
下图、右上、下,是贾岛墓、碑迁移时的宗教仪式
下图、贾岛墓、碑迁移法事和新建的贾岛墓,图中“唐贾岛墓”碑,已被新刻“贾岛墓”取代。
下图、右下:韩村河妇联参加贾公祠绿化劳动
下图:新建的“贾公祠”全景
下图、贾公祠管理委员会办公区大门,匾额:“弘文承泰”。对联:神州百代迭春色 故里尤听月下吟
下图、办公区院内
下图、 办公区大门后面,匾额:“启运光前”。对联:江山每润先哲惠 川原常浴瘦骨风
下图、 西配殿,匾额:“崇德怀远”。对联:一代宗风追无本 百年昌运忆浪仙
下图、 东配殿,匾额:“诗缘德韵” 对联:野老惊颜接访客 金炉升絮品茶香
下图、 办公区正殿,匾额:“晴霭春晖”。对联:阡陌清吟故人影 桑园几易耕织图
现办公区内的房屋均空无一物。
附件
贾岛出家为僧的云盖寺
云盖寺位于房山石楼镇大次洛村(旧称次乐村)。现存匾额及碑刻等石刻文物,有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10月所立云盖寺碑、 清乾隆54年(公元1789年)5月立云盖寺、三义庙、观音庵、七圣庙等庙产碑等 。据说贾岛早年曾在云盖寺为僧。
下图、云盖寺山门
下图、大雄宝殿
下图、大雄宝殿侧面
以上三张“云盖寺”照片均为“新浪博客”网友“我是寺庙客”拍摄(2016.04.03)
关于“大次洛村”
大次洛村在辽代时期已形成村落。因村西北旧有座洛神庙(今无存)、庙西侧是次水河,又因人多村大,故名大次洛村(有碑文记载)。村西的西园子村,乃近代成村,此地原属大次洛,有一户刘姓人家在此种园为生,后成村落,因在大次洛村西,故名西园子。大次洛村位于房山区南部,地处平原地区,村址海拔平均约43米。辖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东邻杨附马庄,西靠尤家坟,南接小次洛村,北望支楼村。大次洛村辖大次洛、西园子2个自然村。有690户,2100多人,均为汉族,姓氏以王、刘、陈、芳为主。村内有古云盖寺一座,据传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贾岛出家之处。
关于《房山贾岛祠、墓记》 作者:李北岳
李北岳先生,年届耄耋,早年曾目睹贾岛祠、墓遗址全貌,今又依其先祖所遗《大椿厂随笔》(注:厂同庵)所记之祠墓原貌,整理而成此文,无疑,当为三亲(亲闻、亲历、亲见)资料。颇具参考价值。
唐代诗人贾岛的祠墓在房山东南十五里,二站村的西北。为清康熙时,房山县令罗在公所创建。座北向南,红色高大的祠门上,嵌有大理石横额,上刻楷书“贾公祠”三个大字,雄劲端重深得唐人颜鲁公笔法。进门是一间倒座的小殿,内祀木雕韦驮立像,身披甲胄,手持降魔杵,雕工甚精。再进是三教殿,祀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泥塑坐像。神龛上悬有木匾,文曰:“殊途同归”。篆书,古朴谨严具有唐人李阳冰的神韵。这是因为贾岛早年曾经出家当过和尚,后来还俗作官,取佛道儒三教归一之义。再进是正院甚宽阔。东西禅房各三间,大殿三间。飞脊重檐,庄严壮丽。门上悬着木匾,文曰:“推敲佳话”。殿柱悬有木制对联,文曰:“千古文章配东野;一生知己属昌黎”。都是楷书,欧里颜面,富丽雍容,乃明清时期流行的殿阁体,下款题“剑南罗在公书”。用典确切自然,可称佳作。殿内正中神台上祀贾岛泥塑坐像。颀长清瞿,须髯甚伟。冠服垂绅,栩栩如生。两旁立侍者四人,分捧剑印书卷。造像生动奇古,出自名手。神案上陈铜香炉一个,香瓶及烛台各一对。云龙花纹旋绕,古色古香,铸造精巧。四壁上题咏很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出祠堂后门不远,就是贾岛墓。土坟高大,苍松翠柏,白杨老槐,四面环绕,郁郁葱葱。坟前建有石亭一座,巍然屹立。亭中有大理石碣,是明代弘治(孝宗朱祜樘)时,房山知县曹俊所立。碣额上刻着《唐贾岛墓》四个篆字。体势方正,刚健古朴,颇具秦人李斯绎山碑的笔法。碣面上刻着,大学士李东阳草书自作七律一首。字体变化飞舞,雄沉流走,深得钟云笔意。诗曰“百里桑乾绕帝京,浪仙曾此寄浮生。葬来诗骨青山瘦,望尽荒原白草平。无地椒浆供岁祀,有人骢马问村名。穹碑八尺标题在,词赋风流万古情。”
祠堂里有大理石碑三座,大殿前面,东西各一座。皆高丈余,螭首龟跌,雕刻精细。东边是《创建房山贾公祠碑》,(碑文见县志《艺文志》)奉直大夫、举人、房山知县、四川营山罗在公撰文并书丹。康熙三十七年立。西边是《重修房山贾公祠碑》良乡知县孙锦撰文并书丹。东跨院中还有碑一座,高约七尺,方额方座,是《房山贾公祠祭田碑》,也是罗在公撰文并书丹。嘉庆二十三年立。
祠墓因年久失修,又屡经战乱,逐渐破坏,遗址仅存。应该及时加以修复,作旅游风景区。
附录:
于役易州路谒贾公祠(1)
清·德保
早悟禅机晚赋诗,诗名虚被九重知(2)
推敲句每从韩定,寒瘦评惟比孟宜。
千古青山堆傲骨,七言黄阁表穹碑。
荒祠愧乏溪毛荐,月下池边系所思。
注:①此诗是刻在一块长方形的大理石上,四周雕有云龙花边,嵌于大殿的东墙上
②唐文宗(李昂)微行,在禅房读贾岛的诗卷。贾岛不认识他,夺下诗卷,大声呵叱
贾浪仙祠 杨 御
苦吟踏遍郭西山,一去长江竟不还。谁把香花供岛佛,更无李洞在人间。
贾公祠题壁 阿尔经额
满壁墨痕湿,诸公莫写诗。他人浑不解,只怕浪仙嗤!
贾公祠墓 甘运源
落拓长江簿,房山旧有村。当年冠盖客,遗迹几人存。
不见骑驴者,清风满墓门。欲携一杯酒,松下酹诗魂。 拜谒贾公祠墓次明李东阳韵
贾公祠墓 玄岳外史
偶吟落叶动西京,早皈维摩太瘦生。驴脊行歌心自逸,长江远谪恨难平。
良朋韩孟三生幸,佳话推敲万古名。贵贱尊卑看遇合,房山圣水发幽情。
“贾公祠” 交通:
公交车:从北京市区天桥(或六里桥)乘坐至“房山汽车站”或至“张坊”的917路公交车,到房山“万宁桥”下车,换乘“房42路”到“二站村”下车,前行400米即到。
自驾车:自北京西三环六里桥上“京石高速(G4)”西南方向行驶26公里,至“阎村”出口,走S317公路(京周路) 到房山南关立交桥左转(方向正南),沿“房琉路”(房山-琉璃河)前行约7公里即到二站村,再前行看到“贾公祠”影壁后左转,进入祠前停车场(免费)。
“贾公祠”门票: 15元
开放时间: 周一休息,周二至周日早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
全文完
原题:(原创) “苦吟诗人”贾岛:“贾公祠”(2) 2011-09-20 14:55 发表
2018.12.31 阅读(1496)| 评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