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选讲读书笔记2

2023-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觉之光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以后即使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一读能给自己带来清净和智慧的好书。
每个人累生累世积累下来的习气种子无量无边,要一下子去除,绝非易事。何况我们贪心难除,看到世界上各种诱惑总想着去攀缘,很难有拒绝的勇气。因此,要让自己摒弃外缘,一心静修,需要有大丈夫之力,要发出坚定的大愿,并且每日勤行深耕。
修行要在根源上下功夫,因为“在妄想上除妄想,永远除不尽”。虽然看了很多书,明白了许多佛理,但那些却不是自己悟出来的,仅仅是别人的智慧,自己的知识。一个人学到的越多,越容易形成障碍,认为自己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对实修教法反而产生轻蔑。
“先要把知见割掉,不要有知解。然后在当下明明白白的这一念上做功夫。要非常深切地明白,我们的自心本来干净。”回到对心的观照上来,老老实实地观念头。不要让那些知识,见解干扰自己。
心本来清净,可是当下自己是否又陷入了想法里面?是否又跟别人比较了?是否心又攀缘了?如此老是控制不住自己,懂得再多也没用。必须要回归到心上做功夫,将念头拉回来。
也不能为了展示自己,而故意搜肠刮肚,套用古人说的道理来说服他人,以博取他人的尊重。
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明明白白,清晰洞明。要时时记得做功夫。那些尘劳妄想,永远无休无止,无穷无尽,但“它们都是我们的佛性放光”,妄念也是真如的显现,同样不离自性。这样“全体承担起来”,不跟妄想产生抵触和排斥,就不会有严重的对立,而让自己烦闷不堪。
心灵本清净,奈何尘垢深。是什么在障碍我们的清净?还不是自己嘛。不是世界在诱惑我们,是我们自己没有定力,一颗心总控制不住,反而总想着去控制别人,希望用言语感动别人,来获得尊重。真正的尊重是通过内证功德来障显的,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磁场,不是外在的炫耀和名声。
我们平时虽然通过各种功夫做训练,但走着走着就偏移方向了,又陷入世俗里了。一陷入,就被现象所迷惑,习气马上爆发,不可收拾。这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是功夫没做到家,还没有突破的原因。但是习气爆发了也只能去忏悔和接纳,下一次就不会这么严重。
功夫是自己做出来的,智慧是从实践中悟出来的。自己悟到的,如果不加以重复实践还不行,可能一次偶然地悟了点道理,但没有用出来,它就又退回去了。日日行不断之功,在这条路上,时常会屡战屡败,但一定要屡败屡战。生命不息,修行不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