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鼓励孩子,90%的家长都做错了
1
晨晨的数学考了100分,口算比赛中还拿了冠军。
徐老师发微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晨晨妈妈,为了庆祝晨晨在数学上取得的好成绩,晨晨妈妈特意做了一堆孩子爱吃的,还答应周末陪孩子一起去商场买玩具。
“晨晨,你真是太棒了,下次也要考一百分!”
美味的食物和心爱的玩具让晨晨很开心,爸爸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夸奖了她,还把她满分的考卷和口算小冠军的奖章裱起来挂在墙上,这样客人一进门就可以看到。
但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在父母的夸奖过后,孩子的数学成绩下降了,她再也没考到过一百分,口算比赛有的时候根本做不完。然而噩耗不仅如此,两个月后,徐老师把晨晨妈妈叫到学校办公室。徐老师告诉晨晨妈妈,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有抄袭的现象,不仅仅是数学,其他科目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晨晨妈妈完全不敢相信,她严重质疑老师是不是弄错了。直到徐老师拿出了两份几乎一模一样的试卷,计算错误和笔误都是一样的,晨晨妈妈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天哪!我家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反而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脾气暴躁的爸爸得知这个消息后,恶狠狠地骂了孩子一顿,甚至还动手打了她几下。晨晨面对怒气冲天的爸爸妈妈,又吵又闹。她觉得很委屈,而且开始讨厌学习,也讨厌爸爸妈妈。
冷静下来之后,晨晨的父母开始寻找事件的原因。他们跟徐老师沟通过很多次,但是都没得出个所以然来。而且渐渐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也得知了晨晨的事。晨晨妈妈觉得很没面子,对待晨晨的态度也渐渐恶劣起来。到最后,晨晨妈妈甚至跟徐老师发生了矛盾,她觉得是老师的问题。
“孩子之前都好好的!到你手上就变成这样了?”
商量过后,晨晨妈妈做出了转学的决定。
2
在“鼓励式教育”盛行的当代,“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套理论早就被家长们摒弃了。“鼓励式教育”优点很多,它容易被孩子接受,能培养孩子积极自信的性格,同样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一点儿也没错,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因为控制不当,没有把握好度,结果包容变成纵容,疼爱变成溺爱。有些是因为方式不对,不知道那些应该夸奖,那些不值得鼓励,结果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根据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孩子的特点,不同的家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在下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这些情况也是非常容易出现的。
“宝贝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爸爸妈妈支持你!”
直接的鼓励或者间接性的暗示,会让孩子充满自信,这非常好。但是要记住,孩子还是孩子,他们没有成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一味地放纵最终会让孩子从自信,转变为自大而且目中无人。
“这次没考好,是卷子太难了,老师说你们班上90分以上的只有2个人。”
在孩子遭遇困难心情低落时,家长的帮助可以让他们迅速走出困境,恢复自信。但是,适度的安慰不代表把问题全部归咎于客观因素。在儿童阶段,家长的语言和行为会很快被孩子吸收和模仿,一旦孩子认同这种观点,找借口的习惯就会逐渐形成。“这次我没发挥好”,“天气太热了”之类的情况也会接踵而至。
“作业不会没关系,妈妈来教你。”
适当在作业上给孩子提供帮助似乎不错,而且作业负担太重了,有的孩子几乎要做到晚上十点。家长们为了让孩子真正弄懂,甚至把孩子的教材仔细研读了好几遍。这时候,很多妈妈的噩梦就出现了,她们要在孩子的作业上花上好几个小时,有时候把口水都讲干了,孩子看上去也似懂非懂。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产生“在学校不停也没事,妈妈回家会教我”这种认知,导致成绩下降。
我们的的确确需要鼓励孩子,但是那些“不走心”的鼓励有时候会起到反效果。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当你决定对孩子认真说些什么时,要考虑到这些话语可能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定不是张口就来。
3
晨晨是今年3月份到我班上的,摸底测验很不好,只有七十多分。我找晨晨妈妈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她妈妈也向我倒了很多苦水。在我看来,晨晨的这些坏习惯,并不是由于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形成的,而是多方面诱因导致的。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家长的功利心理。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是很多成年人行为的准绳。“不以成败论英雄”和“过程最重要”几乎只出现在故事和小说里。但这个观念放在孩子的教育上,是错误的。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几年,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完成。其中每一步都很重要,在小学阶段,一次两次的好成绩很难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考一百分能保证她以后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这是不可能的,想必说出来也没有人会信。
那孩子考了一百分是不是完全没用呢?
这也是不对的,成绩是个准绳,好的成绩表示孩子对相关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
那是不是孩子对知识掌握得都很好,她以后就会有个美好的未来呢?
这个听起来有些靠谱了,但不完全对。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学校传授的知识,跟他们的职业生涯没有直接联系。
那学这些没用的是为啥?
学这么多东西,是为了培养他们在学这些东西中需要的能力,比如说专注度,逻辑性,耐心,抗压能力等等。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回归到主题了。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应该如何鼓励孩子?这设计到教育本质的问题,给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而是这些分数背后代表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他们日后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取得100分固然可喜。但是,这100分里面,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对孩子最有益的是什么?
很多家长在这已经的出了结论,对,是孩子在取得这100分中付出的努力。她上课认真听讲,在家认真做作业,考试之前有过认真的复习,这些,才是真正值得鼓励的。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在看完本文后,对“如何正确地鼓励孩子”这个问题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念是,鼓励要适度,原则要坚守。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无边无际地漫天飞,也不是贴标签给上限,而是定一个合适的下限。
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能给出一个确信无疑的教育方案,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