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观看了罗振宇直播的“刷书秘籍”,刷新了我对读书的认知。小时候,物质匮乏,书是稀缺的、奢侈的。我们拿到一本书,会逐字逐从头读到尾。而今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书籍多如牛毛,生有涯而知无涯,需要认真计算一下在一本书上花费的时间和收获,如何用最少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如何选书?又应该怎么读书?罗振宇在直播中讲了“刷书”的18条秘籍,条条中肯。我用what、how、why进行总结回顾。
01什么是“刷书”。现代人读书的焦虑一方面是书太多不知道怎么选,比如当当网站,每月上架的新书达8万多本,平均下来每天近200本。另一方面是这么多书怎么读?应对这个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刷书”。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作者、出版商、社会监管三者达成的共识,才诞生了一本书,因此每一本书都值得你看一眼。刷一本书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如果是在手机上阅读,调成上下滑动模式,消除界限感;如果是在桌面阅读,建议换个大屏幕。在求知的路上,“快”是很多困境的解药,正如在经济问题上,规模是很多困境的解药。通过刷书筛选书籍,是破解读书困境的好办法,
02怎么“刷书”。先看书名,书名就是标签,是作者观点的表达和信息的溢出。刷序言和第一章,然后跳到倒数第二章判断一下,这是一种办法。同时推荐一下麦克卢汉的读书法,就是翻开看书中第69页,判断一下这本书合不合你的口味。关注作者,作者是书的母亲,孩子身上有母亲的影子和遗传基因。把某领域的大咖当成你的知识顾问,读他们写的书、推荐的书,这也是选书的捷径。
要有一个契合自己的身份认知的挑战清单,用万维钢老师的话就是有一个上班之外的秘密项,升级自己,成长自己。你有哪些困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就有选择性刷那些书,有计划、有目标。
刷书是逛街,不是爬山,没有人对你承诺山顶的风景,但要相信有趣的店铺会留住你的脚步。不是你选择书,是书在用各种方式选择你、吸引你,或有趣、或解惑、或新颖,你寻找的是心灵的共振。读书不要有功利性,读对自己没有用的书,而且是对你来说从来没想过的问题,用非功利的角度读书,是很重要的事。
03为什么“刷书”。刷书不是为了输入知识,而是为了搜索“认知模型”。在互联网时代,就获取信息而言,书是低效的。读书的目的不是你知道了点什么,而是从问题到答案之间这段风景。带着你的问题,从浩瀚的书海中寻找解释。读书人没有主张,只有从各种不同角度对问题的解答,你会因此变的宽容。
刷书不是囫囵吞枣,刷书自有刷书的规则。时刻准备着,把正在刷的这本书分享给他人,如果没有,就假想一个。写出你刷书的感悟和推荐语,用自己的角度和你的朋友分享,即使文字很少,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定时定量。遵守规则,才不会落败。
04“刷书”感悟。刷书如同小朋友玩玩具,玩够了就快速扔到一边,再去寻找新的,追求新颖和挑战。保持广泛的兴趣,对什么都“浅尝辄止”,是更好的策略。没有任何一本书,重要到需要你硬着头皮啃下来。
听罗振宇的刷书直播,更新了读书的认知。我现在读书还是执着于捧着一本书,慢慢品味,改变认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刷书”这个概念已经被我接受,也会慢慢融入我的习惯。
对我来说,这次直播的收获,不仅是知道了”刷书秘籍”,更是一种认知模式的更新。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很多认知模式已经和生活节奏脱轨。其实何尝是刷书,交朋友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聪明人失于轻信,蠢人却失于执拗。如果犯错避免不了,建议你犯聪明人的错误。用刷书更新你的生活模式,很多纠结和自以为的痛苦也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