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精神会很脆弱:《深阅读》里的思考
刚拿到《深阅读》这本书时,我一直犹豫该不该读。想读的理由是,这是一位日本学者写的书,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国内很多畅销的读书方法、工作方法、时间管理方法类的书,很大一部分是日本作者写的。之前我推荐过的几本方法类的书《这三本书,帮你找回生活的节奏感》(点击蓝色字进入阅读)作者都是日本人。也许这源于日本人的精研态度,使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类事物,总能总结一些方法出来。
不想读的原因是,出版里有句调侃的话“自从干了出版业,看读只看版权页”,习惯性地先翻了一下版权页,发现此书早在2011年即在日本出版,事隔5年才引进中国,似乎有些过气的味道。毕竟这本薄薄的书,不能称之为经典,无法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提并论。
犹豫之间,就随手把书塞进书架里,想着索性先冷落它两天再说,什么时候会去读,随缘吧。前几天给大家寄送书的时候,闭着眼睛从书架上抽书,竟然没把它抽出来。看来,不把它读了,它会赖在这不走了。
为了尽快把它赶出去,我决定读了它。
书很薄,不到150页,读完并不费什么力气。前半部分讲些了读书的意义,对于我这个读书段位的人来说,大道理讲得多了,也听得多了,再听别人讲,实在是勾不起兴趣来。作者讲日本的读书文化正在消失,本来日本的经济不景气,人们的危机意识加重,读书本应更受重视才对,可是作为一种文化,显然此读书非彼读书。实际上,读“闲书”的日本人正在变少。根据调查,在日本青少年中,“不因兴趣而读书”的,占到了45%,也就是说,在儿童之中,只有55%的人,是因为有兴趣才去读的。而且,有44%15岁以下的儿童是从来不看“闲书”的,包括漫画,杂志都已经很少看了。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太好看的数据。此外,与我们相同一点的是,这些孩子给出的理由是学习太忙,辅导书都看不过来,哪有时间看闲书。
作者对大学生同样表现出了担忧。大学四年是一个人读书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进入社会找补,既吃力,在面对一些打击与困难时,承受力也不够强大。书中说,读得多就是有深度的人吗?这个未必。但不读书,精神会很脆弱,别人把话说得重一点,自己无以应对时,就只好紧闭心门。这句简直可以套用在任何一个读书少的人身上。精神强大的人,无不是在读书上从武装到牙齿。
读到书的后半部分,有些独特的观点与方法,这本书的价值也慢慢显露了出来。比如说,作为大学老师,读书上要逼一下自己的学生,多去给学生找些“不自在”,甚至使他们感到“不读不行”,“没读过XXX的书简直是一种耻辱”。这样逼下去,终有一天,学生会恍然大悟,获益良多。书中甚至给“导师”重新做了定义:所谓导师,就是指导你遇见好书的人,而这些好书能让你心里燃起一把不熄的火焰。
再比如,作者的一个读书经验是,并不是语句越难理解,就代表着内容有水平。越是知识掌握的不够清楚,才只会用“理论”来武装自己,遣词造句就越是古怪复杂。相反,对于事物本质认识越深刻的人,行文就越简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的书,自然越容易理解。这条经验,对于认为自己阅读力不够的人,也许可以帮你找回些信心。
最悚人的一点是,作者认为:有观点的书不值得一读。他的理由是,把书的观点先摆出来,纵然读起来会很安心,也许还能收获廉价的感动与短暂的心理平衡。但是,这样的书,只能自我安慰,不能开阔眼界与增长智慧。
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我的经验有两点:一是,如果这个观点并没有刷新你的知识,确实没有继续读的必要;二是这个观点的论据是否足够强大到令你信服,你能不能被其说服。如果答案是No,也无读的必要。
此外,作者的对读书的一些理解,虽然不算新颖,但仍值得在此列出,作为一种强调,也很有意义:
1.对于难读的古典著作,可以先从针对其价值与当代意义的解读书开始阅读。
2.作为普通读者的社会人,阅读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一种基本的能力。
3.光用眼睛看书不叫读书。
4.光有书架,就会变得更聪明。
5.对于文字信息,用眼睛看比用耳朵听速度更快。
6.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7.感情用事的“吐槽阅读”更有利于记忆。
8.与书相遇,相信缘分也没坏处。
9.“安定剂阅读”与“兴奋剂阅读”是两剂猛药。
……
你能遇到的读书困扰,这本书并不一定能给你满意的答复,但书中的每一条经验都值得认真思考。
还有,书中多处提到了孔子的《论语》,字里行间透露出崇敬之情,看来作者是孔子的异国粉丝。既然如此,深阅读用孔子的话概括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再恰当不过了。
好了,留言谈谈你是如何加深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没准这本书就丢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