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导论》
按:其实我朝古时也是推崇通识教育的,易经有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更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但由于现行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长期导向作用,导致我们的通识教育远远弱于西方教育体系,也就是为什么经常评价我们的教育普遍“高分低能”、“思维僵化””和“缺乏创作力”,更要命的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拥有巨量的信息来源,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转换来说,辨别比或获取更重要,最近股市动荡,每天都有各类相关的消息和说法,你想知道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分辨是非么?如果使用经济学思维来看待这次的各个事件,会是什么体验呢?
之前和一个学经济的基友聊天,他说在西财最大的收获是“防忽悠”,还列举了一些例子,之后我找到这本特别有意思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和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论著不同,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故事和有趣的图表来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你我生活中各自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说揭示,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作者保罗 · 海恩(Paul Heyne,1931-2000)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讲师。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终身致力于改变讲话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近25年来最优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海恩的代表作,是一部风靡国际的经典经济学通识教材,绝对算得上是一本标杆性的著作。
章节概要:
第1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这章是这本书的前言。他在本章开始便指出人类社会是由人们的协作保证正常运转的,这种协作是令人惊奇的,我们之所以感受不到它的成功,是因为“我们只注意到失败的情形,而把成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我们把某种东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那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就很难看清它的真面目”。这种社会协作的成因是个人在信息及其有限的情况下追逐自身利益的结果。
本章介绍了一个概念: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寄予他们期望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个概念中并不是假设人人都是一心向钱看,而是取决于人们把什么看成收益和成本。
在经济活动中,产权是游戏规则,因为私有产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激励。
本章结尾提到经济学理论重视个体,因为组织本身不会做决策和选择,做决策和选择的是组织中的个体。
第2章.效率、交换与比较优势
经济学并不认为只有钱才是财富,财富是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
贸易创造财富。不单单工人制造、农夫耕作、渔夫捕鱼才创造财富,交易同样也创造财富,因为同一物品在不同人那有着不同的价值,交易使得总价值增加了,所以交易创造财富。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即机会成本——获得某物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
交易成本是对额外财富的生产真实而重要的阻碍。
第3章.无处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本章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边际价值。作者通过对比一杯水和一杯钻石在普通情况下的价值以及在沙漠里的价值,告诉我们“在特定情况下,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比其他东西更有价值,价值依赖于境况。”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是现有条件下的期望额外收益和期望额外成本。“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作者特别指出了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是需求量和价格的曲线,需求量是特定价格下人们会购买的量。需求受到6个因素的影响:a消费者数量变化;b消费者口味和偏好的变化;c收入的变化;d替代品的价格变化;e互补品的价格变化;f期望价格的变化。
大多数物品是稀缺品,而稀缺品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分配。若不以价格分配,便会以其他方式分配,比如权力。按需分配只是一个梦吧。
第4章.成本和选择:供给的概念
经济学思维方式中没有“客观成本”,“事物”根本没有成本,只有行为才有成本。并且所有成本都是对某人而言的成本。
本章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沉没成本,即过去付出的成本。沉没成本与经济决策无关,因为边际成本都是将来的,而沉没成本是历史。这一概念不仅仅在于经济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某个事物继续投入只是因为已经投入了很多,把这份投入放到其他地方能更有价值,但我们依然没有这么做,这边是沉没成本对我们的影响。当然,没有投入到其他地方并不一定是在意沉没成本,还可能是投入其他地方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
因此经常要思考问题有:对谁而言的成本?做什么事的成本?沉没成本是否影响了决策?
第5章.供给与需求:协调的过程
市场并不像新闻报道中那样像是人或东西一样自己可以变好变坏,市场是“买卖双方计划协商的过程”。
作者在这里批判了价格管制,因为商品价格高是该商品稀缺性的反映,价格管制并不能解决稀缺性,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稀缺性,并且高价格会自然而然地使该商品的供给增加,而价格管制只会让供给维持在原有水平,不能解决稀缺性。当稀缺品不能以价格分配时,会有其他分配方式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或许更不公平。
第6章.无意的后果:供求规律的更多应用
作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限制灾区物品的价格,设置最低工资值的行为都是不符合经济学的,并且会带来副作用。比如灾区物价上涨,使得利润空间变大,更多灾区需要的物质流向灾区,若是实行价格管制,如第5章中所讲,会抑制供给的增加。
第7章.利润与亏损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是不同的。会计利润=总收入-全部显性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比如小丽觉得上班实在太不自由了,决定用自家店面做点小生意。她辞职前年薪是5万元,店面出租给别人的租金是每年2万元,小店开张一年营收是12万元,进货、劳务及销售成本共6万元,那么会计利润=总收入-全部显性成本=12-6=6万元。从会计学角度,小丽一年挣了6万元,比工作还多挣一万呢,小丽激动得都想去买茶叶蛋了。而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12-(6+5+2)=-1万元。可以看出,经济学角度,小丽亏损了1万元(当然这里没有考虑自由的价值,不过自己开小店可能比上班还累也说不定)。
经济利润的概念提醒我们,除了关注付出了什么,还要关注为了得到而放弃了什么。
作者在这一章中盛赞了企业家,因为“追逐利润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家是“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进行重组的人”“是社会变迁的动力”,他们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他们勇敢地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利润(可正可负)的来源,不确定性也可以称之为风险)。
第8章.觅价
理论上收益最大化的价格: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
本章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差别定价。因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有不同的价格承受能力,为了使收益最大化,通过制定一些规则,使得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卖给不同消费者。比如机票,电影学生票,午餐学生装可以优惠等等。
成功进行差别定价的三个条件:a区分具有不同价格承受能力的消费者;b阻止低价购买者将商品转卖给高价购买者;c控制不满情绪(即差别定价道德上或情理上要有正当性)。
第9章.竞争与政府政策
完全竞争的结果是资源最有配置及零利润。当然这是理想情况,现实中不会出现。
商业管制、行业门槛等政策限制竞争。
第10章.外部性与冲突的权利
外部性:行为的外部成本,可称为负外部性或溢出成本。负外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限制负外部性造成的问题的第一部是培养公民体谅、礼貌、谦虚和容忍的美德。用于应对外部性带来的问题的方法有:a协商(需要产权足够清晰);b裁定;c立法。
本章利用很长篇幅讲述了污染税及污染权交易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第11章.市场与政府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过程无法达到某种最优标准。但政府政策也存在政府失灵的可能。
“即使对整体有利的事,如果不是对个体有利,人们也不会去做。”
政府的强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确保这种产品的供应。比如警察,每个人需要被保护,但不可能每个人都自己请保安。
民选代表相对于选民能更好地做决策,因为他们信息更丰富。但民选代表为了政治利益不一定会安装经济上正确的方式行事。
“民主进程的逻辑是:将受益集中于组织良好、信息完备、获利最多的少数人手中;而将成本分散到没有组织、信息缺乏也得不到什么利益的个人身上。”“因此,成功的政治不一定符合好的经济学。”(想起了《纸牌屋》啊,有木有)
第12章.衡量经济系统的整体绩效
本章介绍了GDP、GNP、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概念。
“当人们说自己“无法找到工作”时,他们的意思是无法找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而那些称自己“不想工作”的人,指的是他们目前能找到的工作中没有自己想去做的。”
通货膨胀并不等同于提高生活成本,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价值或者说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使得货币未来的价值无法准确预测,并且扭曲了市场价格带来的经济信号。
第13章.国家的财富: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a法治;b低成本的交通和交流体系。第二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路边白墙上涂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
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实际上或许是推动经济增长最强大的力量”。
对于贫穷落后的国家,私人投资比国际机构或国家间援助对于当地的发展更有效,因为私人投资的出现是有利可图,也可以持续发展,使得资源有效配置;而援助项目往往并不是当地最需要的或者不可持续,却使得当地有限的资源大量地投入该项目,投入社会其他方面的资源便少了,并且援助往往附带政治干预。贫穷国家的困境在于没有良好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使得私人投资风险太大,所以经济没有起色,甚至不断倒退。
作者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例子说明“资源更多地产生于人们的头脑,而不是大地和空气”。
本章简短分析了全球化产生的不满,并认为全球化的批评者们的观点并不正确。
文中引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一句话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研究明确表明,在经济上给予人们自由,释放了个人的动力和主动性,把国家带到了经济增长的道路上。接下来,经济的繁荣和独立于政府的自主性又促进了公民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中国不正是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吗?尽管后种自由还很有限。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字眼是“经济发展倒逼改革”。
第14章.货币
货币的作用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
银行放贷创造了货币,而当贷款还上时创造的货币便消失了。银行借出新贷款的速度比老贷款被偿还的速度快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美联储一般是通过大额买卖美国政府债券间接影响其他利率的。中国呢?是央行直接规定?
第15章.经济绩效和真实世界中的政治
经济衰退是预期落空的结果,是商业社会的不确定性的表现,是对前一时期积累的错误的纠正。
货币管理理想状态是供给刚好等于需求,但不可能能够准确控制,因为难以进行精确计算。货币政策或许能防止通货膨胀,但对抗经济衰退却是无力的,就像“你可以靠拉绳子阻止气球上升,但是你不能靠推绳子让气球上升”。
民主社会政府财政赤字的无解——“尽管可能大部分选民都希望政府开支有所降低,但是对于总预算中关系到自己的那一小部分,他们也希望这部分开支能增加或至少没有消减。”
野心控制野心——“詹姆斯•麦迪逊:我们建立的政府机构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既不是管理天使,也不是设想让天使管理政府,因此政府机关的建立应该用野心控制野心。”先将权利授予政府,这样政府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但是之后立刻要限制政府才不会滥用权力。
第16章.辩论的更新:临别的思想赠言
最后一章作者表达了对政府08年救市行为的不认可。因为这样更改游戏规则做把人治凌驾于了法制之上,使得该承担后果的人没有承担后果,而把成本转嫁给了大众(救市的钱是纳税人的啊)。
书摘:
张维迎序——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定也要权衡。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理性的。公共政策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计划经济制度就是个很好地例子:它与个人理性不相容,所以一定失败。 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这不是由于他们不理性,而是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比如说,当一些人希望政府控制价格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为获得同样的东西少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类似地,当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限制某些行业的准入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非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
假设一个好朋友晚上9点给你打电话,那时你正在玩命准备第二天的物理考试。(你已经放弃了经济学课指定的必读材料。)你的朋友想过来待一会儿,你说你还得学习呢。你的朋友再三恳求,你说不行。你的朋友很伤心,问:“难道物理比我还重要吗?”这时,如果你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仅仅在边际的意义上,是这样。”
如果还是止不住这种怨诉,那就告诉你的朋友,让他下学期修一门经济学课,然后接着看你的书。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朋友和物理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在这个边际上(特定的晚上),花额外的两个小时和你朋友一起过还是看物理书相比,哪个更值得的问题。
你的朋友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想问题。要么是“我”,要么是“物理”。 当你的朋友在你考试前一天晚上给你打电话时,你的选择不是“非朋友即考试”。事实上,当我们被要求做出选择的时候,也很少面临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通常,当我们被要求做出选择时,我们会发现,从我们的境况出发,情况往往是此多彼少或者此少彼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拒绝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想问题,而是注意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对于想优化任何稀缺品(包括水这样的“必需品”)的人来说,这样做是正确的。
每个人都熟悉交通,但几乎没人把交通看成一种协作型的努力,但其实我们队这类社会协作过程的依赖,远远超过对通常所认为经济商品的依赖。如果没有促进合作的制度,我们就不能享受文明的种种好处。
一个人在信息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追逐自身利益,不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形成了井然有序且成果丰硕的社会。
在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大多数人相信只有统治者的精心筹划才能使一个社会免于退化到混乱与贫困。斯密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这个过程不仅在政府关注缺席时能起作用,甚至当政府的政策不对时,这个过程还能消除错误政策的后果。
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期望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未预期到的副作用。
经济学理论并不是假设人人自私、物质至上、目光短浅、不负责任、一门心思向钱看。“人们基于他们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一假设并没有暗示以上任何一项。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把什么东西看作收益和成本,以及他们以怎样的相对价值衡量这些收益和成本。经济学理论不否认慷慨、公益精神及其他美德的现实性或重要性。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其一,个体的行为;其二,群体内的交互,其三,前述活动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对个体行为的关注强调了优化和权衡,或者说取舍。“优化”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的从资源中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稀缺使优化成为必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会澄清优化的过程,即稀缺性约束之下的选择行为。
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大量个体计划之间的多种多样甚至互不兼容。我们通过优化以应对稀缺问题,至于需要与成千上万我们甚至不认识的人合作,则需要通过参与协调过程来应对。............很多时候,人们会问:“作为并非有意设计,而只是人们各自逐利行为的副产品,这类有序的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呢?”正是这类问题的提出,激发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