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说给孩子听(4)——师与父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6人
小伢儿国学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爸爸只是把小朋友抚养长大,却不去好好教育他,这是爸爸的过错。如果老师教导小朋友的时候没有严格要求,是老师的过失。
《论语》里讲了一个孔子教儿子孔鲤读书的小故事。有一天,孔子一个人站在那里,孔鲤匆匆走过来,经过大厅,孔子叫住他,问他:“你最近读诗了吗?”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就说:“不学诗,连话都讲不好啊。”于是孔鲤就去学诗。又一天,孔鲤又碰到孔子,孔子问他有没有学礼?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就说:“一个人不学礼,不懂道理,怎么能够好好做人呢?”于是孔鲤听了孔子的话,就去学礼。
老师教小朋友呢,要严格要求。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太子,不好好读书,被他的老师打了手心。结果呢,这个太子向他的奶奶,也就是皇太后去告状,说老师打我。皇太后听了,很生气,把那个老师请过来,请他吃饭,然后很客气的跟他讲,我们家的小孩啊,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孩,不管读不读书,将来都是要做皇帝的。这个老师呢,听了以后就站起来,说是啊,好好读书的以后是个好皇帝,不好好读书的以后是个昏庸的皇帝。皇太后一听,就说对啊,老师你说的对,尽管打。
注:“养不教,父之过”,在现代社会来说,不仅仅指父亲,应该指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首要的责任。
孔子教子的故事出现在《论语·季氏》篇。孔子讲的“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诗,是《诗经》,也就是经过孔子删订的《诗三百》。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包含了爱情,劳作,战争,祭祀,宫廷等各个方面,还有各种鸟兽虫鱼、植物动物之名,所以,读了诗,知识就会渊博,否则,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不但不会写文章,说话都说不好。
老师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所谓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皇帝、父母,接下来就是老师。师道尊严,古时候的人对老师是很尊重的。这个老师可能没有当官,没有什么事业成就,但是学生立业扬名之后,见到老师还是要行礼。而老师的责任也很重大。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学生也是要负责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