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电线鞭打学生被降级调离”,处理重了还是轻了?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最近,安徽省太和中学教师李芳体罚学生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
据被打学生的母亲称,孩子上语文课时,与同桌互推了一下,被班主任看见。
随后,班主任到班里用木棍打了一下孩子颈部,并将其带到办公室,用电饭锅的电线鞭打了头部、脸部和上身。放学回家后,孩子在换衣服时被姐姐发现有伤痕,随后告知母亲。孩子母亲看到伤痕后迅速将其送医。
在查明当事教师体罚学生的事实后,当地教育局将李芳从副高级教师5级降为7级,并调离现单位,到一所农村高中任教。
02
从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内容看,李芳老师体罚学生已经确定无疑,理应受到处理。
不过,在对李芳老师的处理决定中,并未提及李芳老师打学生的原因,只是在对体罚学生这一行为就事论事。
而我们知道,就算是社会上的治安事件,也要搞清楚打人的原因再做处理。
如果是无缘无故打人,而且是屡犯,那么处理会比较重,如果是对方有错在先,处理起来可能相对较轻。
所以,搞清楚李芳老师为什么打当事学生,这一点至关重要。
根据现有的信息推断,李芳老师打学生无非是以下两种原因之一。
03
一是学生没有送礼遭到老师报复。
根据最初的网络爆料,学生挨打是因为“家中有事中断了几天送礼,经老师惩罚后依然没有及时将礼物送到位”,而且此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每次都以送礼结束。
别一则爆料也提到,孩子因为没有及时给班主任送礼,被班主任鞭打、辱骂,精神上已经受到刺激神智不清,呕吐不止,身上伤痕累累,腰椎已经可能断裂,颈部肌肉严重受损,头部多处血包。
如果李芳老师打学生是这个原因,而且造成了网络举报中说的那样的后果,那么她已经不仅仅是体罚学生的问题。
作为老师收礼成性,学生不送就打,这是典型的腐败行为,这样的人已经没有资格再做老师,更不应该调工作去祸害另一个地方的孩子。
而如果真的把孩子打得“伤痕累累,腰椎断裂,颈部肌肉严重受损”,则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是当事学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时行为失当。
从常理判断,学生只是“与同桌互推了一下”,很难引发老师震怒打人,并且只打其中一个。
一个可能的情况是,被打学生本身就是“后进生”,并不是第一次犯错,并且这次并不是和同桌“互推”那么简单,才引来了老师动粗。
从网上流传的图片来看,家长举报时所说的伤情也可能有夸大其词之处。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老师体罚学生固然不对,但也算情有可原,处罚本可以更轻一些。
04
我们知道,就算是在法庭上,法官也要让控辩双方各自表达观点为自己辩护,而不会听一面之词。
因为谁都会趋利避害,把别人的错说得更多,把自己的错说得最轻。
在这起体罚学生事件中,我们应该听听当事老师怎么说,为我们还原当时的情形,也告诉我们当事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她生气打人的原因。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的第三方——即当事班其他学生的意见。
学生都觉得李芳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都说被打的学生是害群之马,和学生都说李芳是一位“师霸”,大家受她欺压已久,在处理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有自称是李芳老师曾经学生的网友就写文章说,李芳老师在自己上学期间从来没有索贿,而且还经常照顾贫困学生,不应该因为一个淘气学生而毁了。
另一位自称李芳老师同事的网友则称,李老师的班里有一个规矩,为了惩罚多次犯错不长记性的同学,这位同学必须买一箱鸡蛋,然后李老师亲自煮出来分发给全班同学补充营养。如果没有同学犯错,李老师会自费买鸡蛋。她还会在办公室给学生做饭,给学生烧热水。
这些,从该校贴吧2014年的一则帖子里也能够得到印证。
对于“有知道这届的李芳老师的吗”的问题,知情者回答说:
想考大学就进她班,想正常的活着走出太中还是别去了
晚自习最晚放学,普通班她班成绩好像第一。
顺便说一句,上次我在她班的同学因为好像迟到买了360个鸡蛋,大家一起吃。
如果这些信息为真,那么李芳算得上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虽然做法有不妥之处,也应该以批评教育为主,将其调离,对班里的其他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损失。
05
在最近热播的电影《老师·好》中,于谦扮演的苗宛秋老师多次体罚学生,但事实证明,他用铁腕手段管住了那帮孩子,帮助学生们成人,是一位好老师。
如果因为他体罚学生就把他调走的话,对学生们的成长无益。
有句话说得好,“教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老师,大家都对学生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的教育就完了。
对于所谓体罚学生的老师,只要不是屡教不改,有关部门应该综合各方面情况,让他有机会改正错误,而不是家长一告就把老师一撸到底。
如果老师因为一次体罚就断送了一辈子,只会让后来者寒心。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新书《为自己读书》即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