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扶贫的那些问题(9)
决战决胜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更为明确,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标补齐短板、产业就业增收、返贫动态监测、完善长效机制。
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户脱贫标准,以“五有六通”为村退出标准,这是核心法则,也是工作底线。尽管这类问题会被妥善处置,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不会因一时解决好了就万事大吉,这个问题解决了,哪个问题又出现了,状况此起彼伏,问题接二连三,也是常态。
试想,哪个家庭的吃饭、穿戴出了问题,住房、看病、上学解决不了,即便脱贫又怎样,仍旧会有返贫风险;投资修建的基础设施或是老化、或是破损,村里发展受到制约,村民连基本的社会权益都享受不到,脱贫攻坚多年奋斗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没有基础设施作保障,村里如何留得住人,如何吸引人来,如何确保接下来的乡村振兴、百姓富裕呢?
许多村子的发展并不牢靠,干部思想传统守旧、得过且过,觉得脱贫攻坚工作太碎太杂太艰巨,不会干不愿干懒得干,没有在脱贫攻坚中适应工作需要,锤炼干部素质,村里设施残缺不全也没当回事,把发展任务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下一代,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必然会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面临更大困难,陷入被动应付拖后腿的局面。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以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和作用发挥为前提的。从水、电、路,到网络、电视、班车,一样都不能少,一样也不该少。这些工作要有全局观念、长远眼光才行,切莫目光短视,完成建设任务就高枕无忧。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管理,确保有人负责、有人维护、有人监管,让这些设施长久发挥作用。只有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才能吸引更多人回到村里,在村里留得住、住得惯,才会为村里发展产业增添力量和底气。有了产业,一方面会可以吸引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会持续增加村里集体收入,村民也可以在参与产业项目中通过打工、输送原材料等方式获益。只要村子有了更多的钱,就可以再投入、再发展,实现整村的跨越发展,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长效机制脱胎于日常工作。工作安排科学、运行流畅、成效明显,那么围绕这项工作的思路、做法、措施、原则、标准、要求,就可以提炼加工,升格为工作制度,便于长久坚持、推广执行。
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当下各项工作的持续性、规范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制度健全完善,前期的创试才有意义;也只有各个环节、流程、标准以及外围的协调、服务、配套、督导等等都已成熟,工作才可以快马加鞭、事半功倍。
回头看,脱贫攻坚有很多先行先试、务实创新的特点。破除了很多瓶颈,统筹了各种资源优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地方可供引申思考。
一个是定期选派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总基调,通过抽调机关层面力量,到一线去支援和激活乡村发展潜力,意义重大,作用明显。既解决了机关富余人员流动问题,加速机关干部迭代更新,也满足了乡村发展用人荒、能力不足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让乡村和机关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加了工作层面的互知互信,丰富了见识和眼界,达到了互补互鉴、共享共建的目的。
二个是把服务和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作为工作导向的工作理念。脱贫攻坚的任务是自上而下的,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基层问题。核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出路也在基层。过往基层发展的盲区和短板,被剥洋葱、翻烧饼似得整个底朝天,各种疑难杂症都被晾晒出来。过去工作的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结果任务完成得十分漂亮,问题却依然存在,这种假大空的做派越来越得不到认可,也将被监督、被问责,受到严格纠正和整改处置,避免造成更大风险。
村里有人吃不上饭、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就是党委政府需要考虑并妥善解决的头等大事。工作成效是否让群众满意、是否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愈发重要。
三是政策传达由面上被动传达变为点位主动送达的工作方式。政策执行之所以出现空挡或偏差,很大程度上在于传播渠道出现梗阻。电视传播、网络传播、版面传播、横幅传播,实际上渠道的受众面很窄,太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许多政策被架空,没有运用到服务对象身上,并不被人知晓;同时,基层尤其村组干部这个“最后一百米”,受自身工作能力和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政策宣传往往力不从心,简单弱化甚至误读误判,导致部门工作底子不清,基层实情摸得不透,只能有代表性、选择性的加以落实,走走样子交差了事。
脱贫攻坚中的政策宣传更为严苛。“两率一度”的工作要求,确保点对点送到每家每户,创新许多务实而牢靠的办法,也耗费了扶贫干部的大量精力。不但要送到,还要解释给群众去理解消化;即便不符合政策,还要有实物佐证能解释清楚,别人问起来还要知道怎么回事。以往的缺陷不足被补齐了,服务对象无法到部门办理的证件,也可以安排上门服务在家里就能办理。主动上门服务,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实打实解决了百姓的生活所需,也让干部工作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自信。
目前想到的,先说这些,以后再补充完善。
说的这些工作机制,其背后实际上有个更为形象的总概括,那就是“精准”。
无疑,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难在精准,也得益于精准。
精准,让工作更有力量,让干部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