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之乱(6)整军
接上回
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进讨淮西的前线部队将士已达九万余人,除柳公绰入京升任京兆尹外,其他诸将皆在军前效力。淮西战事已经旷日持久,至今未能成功。
宪宗再命中使(宦官)梁守谦(权宦,后拥立穆宗即位)至前线监军,另授他五百张未填姓名的补官文书及金帛数万,用以激励将士。更置淮颍水运使,加大运输粮草补给与饷银的力度,另贬袁滋为抚州刺史(今江西抚州),改任太子詹事李愬(他来了,他来了,他操起家伙赶来了)为左散骑常侍,出任唐随邓节度使。
李愬系西平王李晟(唐中期名将,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图形凌烟阁)子,即安州刺史李听兄,表宇符直,孝行甚坚。李晟亡故时,李愬于李晟墓旁结庐,居守三年。后历任晋坊二州(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坊州,今陕西黄陵县、宜君县一带)刺史,治绩为当年吏治考评第一,特加授金紫光禄大夫,进任太子詹事。淮西战事经年未见起色,李愬遂上书自请于军前效力。
宪宗当时还不知道李愬的军事才能如何,也不敢轻用。不久前韦贯之曾请奏宪宗停止讨伐王承宗,有违帝意,致罢相,被贬为吏部侍郎后,李逢吉得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李逢吉素知李愬才华横溢,且具将略,特为他上奏保荐,朝廷才授李愬旌节,命出讨淮西。
李愬刚至唐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就听闻前线将士都普遍消极厌战,因此颁下军令道:“天子(宪宗)知道李愬为人柔弱,所以这次是让李愬来安抚训练尔等,若说要攻取淮西且战必胜的,则非吾所能,但只要尔等能与淮西对峙静守的,李愬也足以报天子了。〞前线将士等都信以为真,遂安心听令。
李愬巡阅各军,对将士厚加抚恤,不加一丝严词。有人说以如此柔和的方式来执行军政的,会使军务懈怠,后果堪忧。李愬听说后微笑道:“袁尚书(袁滋)专以恩惠结纳淮西贼(吴元济),贼已轻视我等,现在听说我来代任,必然又会戒备起来,我如果依旧按照袁公之前的办法,仍会令他不加防备,然后才有机会出奇制胜。〞
果然,吴元济遣人打探了一阵官军,见李愬行事柔弱,认定其无能为,便依旧防备松懈。而李愬却以至诚之心对待将士,日夜操练,且暗中勘察淮西及周边地形,尽知虚实。倘若有淮西兵前来投降的,便问他是否有父母妻子,赐予钱帛让其返家省亲,更会当面宽慰道:“汝等亦是国家百姓,勿弃天伦!”淮西降众至此,皆感泣。
李愬按照自己的节奏任帅居镇半年有余,心知士卒已可大用,遂于元和十二年(817年)仲春,上表请朝廷添兵,准备谋袭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