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一起做到”活动作业

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12人  宁静__致远_
庄子心得五 一生万物

昨天庄子读的未入心,交完作业总觉得还有什么没能领悟,今早再看,有了新的体会。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这段里彼与是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好与坏,长与短,优点与缺点。。。。事物没有不存在缺点的,事物也没有不存在优点的,只从缺点看,就看不到这个事务本身,从优点看就可以看到了。这段想到孩子教育,当我们被孩子的缺点困住,比如粗心,就只看到他的粗心,那他的其他优点如礼貌,运动好,甚至吃饭好,全看不到了。而当我们是正面评价孩子时,就比较客观,会优缺点都会看到。孩子没有全是缺点的,我们成人也一样,需要的是我们跳脱出来,一叶障木,不见泰山,可我们站到另一坐山上时呢,看到的就客观了,如此,又是逍遥游里的提高境界了。


今天的庄子,读的心神激荡,庄子是悟道的人,我经过几年的定静,在明白虚空之境后,竟可以理解庄子之言,如此,自己原来所悟方向没错。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段貌似荒谬的话,放在万物本源的一来看就通了。秋豪虽小,却通万物,泰山虽大,却是万物之一;早夭的孩子人世的寿命是短,但他回归了虚空,得到了永恒,彭祖寿长八百,可总耽于人世,与无尽的虚空想比,却是寿命短的。在虚空里,一切不在,一切又都出自那里,天地与我,都是源自虚空,万物和我终也归于虚空,化而为一。虚空难言,没有体会无从解释清楚,一旦说出来,便是二了,再加上个人理解,便是三了,如此反复,道也就失了本来的样子。其实佛家、道家、儒家哪个不是呢,如果佛祖、老庄、孔子再生,看后人对他们的解读,也只有苦笑了吧。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言语的力量总是小的,说与不说,道总在那里,不说也罢。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树能睡吗?人会担心掉下来而睡不着,猴子却高枕无忧;西施美吗?鱼沉了,是因为太美还是太丑吓跑了?湿地睡多了会腰疼的,可螃蟹泥鳅怎么就视之为天堂呢?一切的理论,都是自我的观点,换个角度,还放之四海皆准吗?所以,仁义,是非真不是绝对的。这是庄子的观点,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我们生而为人,也难时时跳脱至宇宙,从不同角度来看事情,所以,做一个人,还是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更具操作性,可行与否,问良心就是了,只是这良心需要时时自省擦拭,别把私欲作了良知指引。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与道德经这句相通,精明的世人,若愚的圣人,谁又是真聪明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