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句话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激励他们自觉主动学习,要有钻研精神,不畏难,勤思考,多练习,才能得到师傅的真传,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才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两天,通过制作课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用几何画板代替PPT上课,是我这几年来的梦想。直到三年前,外出学习观摩了专家的一节数学课,让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现实。
搁置多年的学习又重新启程。老师悉心指导,想了各种办法去改变更多人的观念和思想,教了好几个群提高学习的兴趣,各种普及,系统讲解,我的作图技能有了提高。
遇上一个作图的难点,老师总说:自己想想。
有的想出来了,有的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就是一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会创新、不能提高的笨学生,能够学会靠得是勤奋。
电脑上的东西,有时候一个很小的问题,在我这里就成了一个大麻烦。记得有次遇上标顶点字母A1,需要下标。我就直接问老师,告诉我,用中括号键,我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那个键。是老师不厌其烦耐着性子详细解释,我才找到。就在键盘上啊,我居然没看到!
还是不熟,练习的少。
后来,自己慢慢的会把一道难题用几何画板展现出来,会把某一个知识点通过画板让它动起来。
三年前,几乎没人知道几何画板。现在,只要有讲座,必用几何画板。这三年里,几何画板的运用从无到有突飞猛进,哪哪都是学习画板的广*告,利用画板突破难点的小视频。
看到他们制作精良的微型课件,或者整套教学课件,特别羡慕,非常好奇:那些精美的底版,巧妙嵌入的按钮,都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些老师不讲。几何画板上遇到的问题我从来不问百度,我想自己摸索。如果没有机会和时间,不会也罢。
教室里的电脑上我下的也有几何画板,可是每次用总是灵敏度极差,该动的不动,不该动的乱动,弄巧成拙的次数极多。
那节课,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面积问题,刚好有去年我做的简单课件,兴冲冲插上U盘开始上课,用了十分钟,点死点活电脑都没反应。时间是宝贵的,我只好缴*械投*降,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上完了那节课。
这次网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自己的电脑,灵敏度高,能力也比三年前提高了不少。见识了很多高手做的课件,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没有老师,自己摸索。没有窍门,只有笨法。不行了就返工,一次又一次,一张又一张。真的是废寝忘食,茶饭不思。
昨晚,本来和几个姐妹网上聊天,热热闹闹。可心里还是记挂着没有做好的课件,怕影响今天上课用,就打开了电脑。一心不可二用,姐妹们发现我心不在焉,反应迟钝,就问我干啥呢。结果,都为我让路,早早散了。
我在做的时候,无意之间发现我粘贴了一个图片,于是再试,发现了规律和方法。终于可以让课件中的按钮从难看的补丁变为毫无破绽的嵌入式。
熟能生巧,果然如此。用笨办法无数遍的做,就会发现窍门,省时省力,少走弯路,让技能再上新台阶。
成功的喜悦让我忘了久坐的难受,差点欢呼雀跃,如果不是快十点了,我真的还想举杯祝贺。
早上,四点多又早早醒了。继续坐在电脑前再修改加工,找了几张淡雅的图片加进去修饰一下,自我感觉良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46670/be485eaebe4a5c0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46670/884ae6e31e108db0.jpg)
比昨天的看着雅致了许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