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创意做年轻人的生意
刚去学习了亚洲吃面公司的分享课,他们做的案子要么网红,要么快上市。真正用创意用想法帮客户赚钱的公司。虽然课程价格不低,但是这家公司给我感觉很实在,有责任感,他们要做网红圈钱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们并没这样做,看的比较远,这是我所钦佩的。以下是我的分享:
趋势方面
1、做设计服务有限,没有睡后收入,(我多么英明10年前转做了餐饮)而做吃喝玩乐社群就是香连接年轻人,这是一个趋势。
2、外卖将变成外带,外带是趋势。加盟和连锁本质是品牌价值和势能的溢出。
3、不是年轻的品牌,而是品牌的年轻化是个趋势。不是要做年轻人的生意,而是年轻意味着“新”。新场景、新菜单,新设计等。我们看到麦当劳里面很多老人,是因为他的消费者变老了,但是你看麦当捞依然是年轻的模样。
认知和能力方面
痞哥认为餐饮入场可分为:123型是产品出发型,456型是价值出发型,789型是整合出发型。
认知到工具的转变,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够做到,工具才能改变现实,比如古时候石器时代,就是会用石器当工具了,社会转变了。
能力不是补短板,而是长板做长长长,但短板“填平”,起码别还是个坑。短板很多第三方公司或者相关人才可以补。你要长板要足够长,但是短板不能减分,也就是不能负数成为拖后腿。短板差不多就行,而且长板要继续放大,变得足够长。叫“能力填平”。
从需求出发,消费升级是价值升级,不是价格升级,产品和体验的需求要考虑边际成本。痞哥举了兔子用最爱的胡萝卜当诱饵,去钓鱼的故事。说明不是你想要什么你想做什么,而是需求什么。居于需求出发有三类:吃饱、解馋、社交。分别是:速度、温度、热度的需求。这次不仅分析了太二的思路,遇见小面的定位,还分享了用户思维如何将烤鱼品类做到一流的烤匠,如何与用户互动。
比定位更重要的是“商业逻辑”,核心是“价值和效率”。说道90后新消费群体,痞哥分析了三大特征:平等化、孤独需认同、自我实现需求。三大生存方式:标签化、阶层化、社群化。我到觉得,其实每一代人都适应这些特征,不仅仅是90后,80后60后也需要平等化,只是被其它温饱问题给覆盖了,革命是说“人民当家做主”,就是顺应了大家对平等的渴望。社群化以前是以地域村落为社群,先让一家买,一个村也都买了。
最后是工具方面
产品研发的方法论、场景设计的方法论。四化:门头个性化、卖点可视化、品牌道具化、体验流程化这里重要的是用户思维。不是顾客思维,也不是消费者思维,顾客就是上帝,no!消费者是消费一次就没关系了,no!用户是“连接”。这个篇幅讲的最多,很具体。很多案例很精彩,此处缺省1万字。
以上粗浅分享先到这,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