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职场和情场吐槽1111111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产品策略不适合所有产品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19人  郑平运动康复

在实际工作中,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很多产品经理深以为然的想法。其实这种产品策略并不适合于所有产品。

开饭店,做美食,如果采取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策略,前期先把菜品弄出来再说,至于味道只要过得不差就成,若这此是否头发事,也许没等你迭代做出更好的味道,你的口碑已经被人传烂的,这个时候你再怎么提升味道,对不起,用户不会再买帐。所以此种情景下,我们应该把味道最开始就做好。

而我们现每天使用的微信,却遵循的是这一策略。微信最初的版本中,语音功能、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都是没有,只是后面微信迭代后,才出现了这些功能。

所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策略不适合所有产品,它自有适用的条件。

哪些情况会左右产品迭代策略?

第一,目标的确定性

目标不确定时,不断调整方向和姿态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更有效的迭代策略。比如微信APP,得到APP、操作系统。

若是目标极度确定时,我们需要一次性把事做对,做好,如开饭店,给用户提供美食,好不好吃是关键,必须做好。

第二,结果的忍受度

结果忍受度高的,可以考虑“快速迭代”,结果忍受度低的,要一次性把事做对。如网购,晚一天两天收货无所谓的话,选择四通一达即可,但若是紧急件必须当天收到,你肯定要求店家发顺丰,最好是当天达的那种,收费多少也要,因为你对迟一天收货是不能忍的。

第三,迭代的频繁度

迭代频繁度高的,步子小,可以快速迭代。

像冰箱,装修用品用户一旦买了你的大衣柜,我们就没机会给用户迭代,对这样迭代频繁度几乎为零的产品,更要一次性把事做对。

第四,用户的数量级

产品面对的用户数量级,如滴滴打车,面对上亿级用户,“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策略相对一步到位更适用,若是把产品设计全部都Ok到位了,对手早已甩我们一条街。所以此时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策略即使几万用户陪跑,没关系,他们失望了,还有更多用户可以开发。

面对大数量级的用户群,更适合小步快跑,面对少量用户,更适合一次性把事做对。

故: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方法论是普世真理,它们都有适合前提。抛开适用前提,神话任何经验,都是极度危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