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听100节课(57) 听吴淼峰老师《白鹭》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相信未来_3257

《白鹭》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这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在短小的篇幅中,作者以极具特色的语言,将很平常的白鹭比喻为一首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在课后练习中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来理解课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记得我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比较懵的,正如吴老师课后反思时说的那样,这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篇难文。总感觉当时教学的时候比较宽泛地带领学生理解白鹭的“精巧”与“韵味”,却未像吴老师这般引导学生白鹭的文学意向与诗情画意。

这节课,吴老师直接导入,简洁明了。

接着,出示图片,带领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较难懂的蓑毛、长喙、镜匣、流线型结构。扫清字词障碍后,吴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白鹭》这一课的开头、结尾共同出现的“诗”,从而得出本课描写白鹭的精巧及韵味这两个关键词。随后,吴老师便与学生一同徜徉在了白鹭“轻巧”与充满“韵味”的文字之中了。

首先,聚焦白鹭的“诗意”,让学生画关键段,找找描写白鹭精巧以及富有韵味的文字。这个过程,吴老师舍得花时间,学生找的时间是比较充分的。

其次,学习描写白鹭“精巧”的段落。这个过程,吴老师主要聚焦的是“适宜”这个关键词,学生在寻找、朗读、思考中发现白鹭的身段和色素是刚刚好的,也就理解了“适宜”。这个部分,吴老师还引导学生关注对比的写作手法也体现出了白鹭的“适宜”。这个环节关注的是课后习题第一题,学生从白鹭浑然天成的身段美,恰到好处的色彩美中理解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理解完白鹭的精巧后,吴老师继续带领着学生体会白鹭富有韵味的文段。这个环节,吴老师以“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可以给这个画面取一个什么题目”这两个问题,贯穿始终。学生入情入境中,想到了水田钓鱼图、清晨孤立图与黄昏低飞图。此环节中,吴老师拓展了两次有关白鹭的古诗词,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感受到了白鹭的悠闲、安静的独特韵味。

最后,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美是怎样的理解,这个过程学生思考了很久,吴老师也引导了很久。学生只能想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白鹭和诗歌一样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吴老师本课的教学中总共进行了三次的配乐读,学生在音律中也感受到了白鹭的美。

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

1.与年级的学生对于美的理解是比较粗浅的,所以最后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美的理解时,学生是说不清楚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给学生一些郭沫若的资料或者是一些类文,学生就能够更好理解呢?

2.我感觉吴老师可以解释一下第七自然段中的“望哨”。“望哨”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行为反映,是紧张,是警惕的,如果白鹭真是在望哨的话,画面就欠缺美感了,稍加解释,学生也就更能体会白鹭那么难得的“悠然”了。

散文难教,散文难懂。吴老师这节课带领着学生品味了白鹭的美,品析了散文的独特韵味,给了我一些思考,继续沉淀下来思考语文教学,才是我最需要做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