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海王
网络水军是时下消费选择的慌心丸。他们总有无穷的精力使事物未及筑牢口碑时,形成逆转之势。
工作在海滨城市,自觉还有成为水军的一份天意注定,只是找不到进入水军的途径,甚至都不知道去哪里拜码头。直到《海王》的热映。
从字面意思上看,海王一定是水军的带头人。我并不想错过跪拜行业领袖魁首的机会,闷头混进了观影人群。书包里早有预谋的自带香烛三只,准备于动情时焚香祝祷,扎扎实实拜一个大哥。
其实投资《海王》的票房,不是我有闲或者有闲钱,主要是被网络水军忽悠的不得不来凑个热闹。甚至怕错过了这部被描述为史诗巨作的影片,以后少了对后人吹牛的谈资。一想到若干年后,对一个二货侃侃而谈——你爷爷我小的时候……不由加快了网上订票的网速。
为了达到最佳的观影效果,我选择在天津最靠海的一个影院观看《海王》。我感到来观影的同志们很多都是海的儿女或者后代。他们很多人都觉得(我也是这么觉得)只有本地的海货正宗,不论是食材还是食材的名字。例如螃蟹,如果不称之为“大螃嗨”,就知道你吃的不对路,不正宗,没什么见识。
影片跌宕起伏。因为要拜码头,我全程表情凝重,为魁首的一次次奋起欢呼,为头领的一道道伤痕泪流,恨不得拿起身边观众观影时脱下的鞋子作为核武器投入到战斗中,以示成为水军喽啰的决心。如此投入,使我几乎忽视了爆满的片场中时时耀眼的手机灯光,微信语音的功放,耳鬓厮磨的粗鲁撕咬。
影片末尾,异族海中混战。看似将要被屠戮殆尽的弱小族群,于本方阵地的海底破土而出一个大家伙,我紧张的手抓紧了书包里的香烛。
突然,来自后排的不同位置的几处观众异口同声地大喊到——介大个儿螃嗨可尼玛了得!
稍愣神的功夫,又有人咂么着嘴说到——看着就没啥肉!
而后,一个清脆的少年之音充满期待的说到——不知道有没有白蚶子(白蛤),咱们就等皮皮虾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海底大战生生做成了海鲜盛宴。直到影片最后一幕,海王举起了手中的武器(作为一个有道德的观影人,我不剧透),还有人沉浸在海货中,嘀咕着——不知道海王是啥变的,好吃不?
散场灯亮,搭眼瞧着放映厅一片狼藉的瓜果梨桃花生杏仁的遗迹,似乎明白了谁是海王。不由湿润了眼角,退却了成为水军的想法,浸湿在人潮中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