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生活中有太多“打鸡血”的人,我也干过很多“打鸡血”的事情,但往往信誓旦旦的开始,最终潦潦草草的收场,到最后只落得个三分钟的热度而没有几件长期坚持下来的事情。
以前对背后的原因没有思考与认知,今天读《认知觉醒》才找到了答案。
原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三个区,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
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会告诉自己要很努力、很拼,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还会经常给自己“打鸡血”,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但往往是我们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总想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最后的结果就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
同理,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总想着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一遍遍做重复的、没有挑战性的事情,虽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着,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长和长进。
那么最佳的区域在哪儿呢?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它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如果做任何事情,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所以,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以后,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尤其是为人父母后,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探寻孩子的拉伸区,然后指导他们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而不是看到孩子考不好就一味冲着他们发脾气,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对标优等生,给孩子加学习量、加难度,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