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 一家独行

鹁鸪

2019-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江清书
鹁鸪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的擅长写作,而且,写这些鸟的文章,总免不了多愁善感,悲天悯人,很多时候会油尽灯枯,理屈词穷,很多时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就学人生搬硬套,或是胡编乱造,反正凑够个数,也算大功告成了……

古道旁,老祠前,

野林深处鹁鸪现,

声儿叫的比针尖。

小溪边,稻田上,

欢声笑语皆不见,

独自一人守农田,

风吹衣角还飘线。

不怕鸟儿来偷鲜,

一具稻草天地间。

鹁鸪

鹁鸪,古诗中常作“勃姑”。宋代有多位有名的词人都是作诗的高手,如梅尧臣,他的《送江阴佥晁太祝》有句说写到鹁鸪:

“江田插秧鹁鸪语,丝网得鱼云母鳞。”

而宋代尤其是南宋,最有名的诗人就是陆游陆放翁,他老人家的《东园晚兴》中有一句:

“竹鸡羣号似知雨,勃姑相唤还疑晴。”

而南宋永嘉学派的创始人薛季宣的《闻鸠》则写道:

“新妇抱儿未归去,愧死鹁姑啼满园。”

除了上述几位南宋的老前辈们的诗里有写到鹁鸪,清朝写了那一首《论诗》的赵翼,除了会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样的大话之外,也能在其《淝水》一诗中描绘出“何处遥天听鹤唳,鹁鸪声里晓耕云”如此悠闲自适的田园风光来。

鹁鸪

鹁鸪一般都被称为斑鸠,也有人将鹁鸪和斑鸠区分开来,而鹁鸪作为斑鸠大家族中的一员,自然有代表权,又名鹁鸠。再看几首古诗的描写,鹁鸪都是与田园风光和下雨天相联系,实则是天要下雨或天刚放晴的时候,鹁鸪常常会在树上“咕咕咕~”的叫,所以人们喜欢将他们称作“水鸪鸪”。

鹁鸪有时候也会被人们误认为是野生的鸽子,实则不然,比起鸽子,鹁鸪长得就显得比较平民范儿,没有肉质凸起的喙显得像铅笔一样直,灰蓝的脸色,黑、棕、褐三色的鳞状羽倒是铺得整齐有序,人们仿佛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晚霞映照下的云彩,交织成片,又被亮眼的光色圈起,尤其是脖颈上那一块黑白相缀的羽饰,就像是直接在傍晚的天空中撕开一个口子,让人窥视到星光璀璨的夜空的一角,也不知这个时空的缺口是何方神圣为我们撕开的呢。

鹁鸪

犹记得高考完的那段日子,我特别喜欢见到下雨天,高考一直都被国人当作是学生时代的第一大考,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这对我来说,却不是那么的重要,也没有为之破釜沉舟、全力以赴的决心,可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的话,自己还是有些难过的,毕竟自己也为之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和代价。

六月的雨,没有那么滂沱的时候,像是心里的血一滴一滴滴落下来,每一声都细小无声,如果这时候,有鹁鸪在树上,或是在田边,抑或是在草丛中“咕咕咕~~~”叫唤几声,相信,那就是与我心中的呐喊所达成的共鸣,那,也是体谅了我的悲伤的最好应答……

清书,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鹁鸪 鹁鸪 鹁鸪 鹁鸪 鹁鸪 鹁鸪 鹁鸪 鹁鸪
我是清书,一个博学多才的摩羯座,懂营养的90后创客,13年写作经验的青年作家,吃货塑形达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美丽顾问。
欢迎关注投稿:写一心(jytb2333),私聊:Jag1009565028,我是龙侠客团团长,加入龙侠客团,我们一起拯救那些困在黑暗中摸索挣扎无力改变的人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