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方向

2023-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繁星与阳光

一会一个想法,一会做这件事,一会做那件事,一天下来感觉很忙,很累,可是,收获却很少。随着时间的推进,心里没有了底,目标也变得模糊起来了,曾经的雄心勃勃被心灰意冷代替。
这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也包括我自己。
要想从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那就得对自己的选择做一次大的手术,聚焦自己要走的方向,别一会想走东,一会想走西,处于摇摆不定的心态。

畅销书《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你需要做的是坚持去付出,不断的锤炼,不管外面别人怎么看你,认定一个目标,一直坚持下去,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去突破,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的选择。

别说大道理,道理说都能说,可是,行动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记得有一句名言: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不要去做语言的上的矮人。少谈空话,多做具体的事情,不懂就问。

如果不行动,即使道理听得再多,那也是别人的道理,要变成自己的道理,还是得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来转换,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有时候,道理懂得越多,给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多。不同的道理之间又常有矛盾,不同的建议之间也会有冲突,心灵鸡汤吃多了,味道也不同:有的咸,有的甜,有的辣。吃多了,肚子会坏,步子会慢,脑子也会乱。有些时候,把鸡汤和道理放在一边,先迈出一步,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修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那个懂的很多,会的却不多,最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一事无成的人。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很多人都错误的理解成优秀是天生的,比如:
18岁的冯唐写完了十四五万字的长篇小说《欢喜》,呼唤着“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18岁的韩寒出版了《三重门》,声名鹊起。

而我们的18岁,可能还什么都不懂,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了自己不如别人的悲观想法,包括我自己也是,后来在工作的时候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优秀是可以练习出来的,只是我们以前从来不知道而已,父母亲也不会告诉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也只想着学习成绩,这些道理老师是不会说的,可能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因为老师也很少天天读书,更新自己的认知的,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所以,一个人要想变得优秀,除了刻意练习外,还需要每天的读书,读好书,读适合自己的书,我们不可能通过自己接触的人来获得更多的认知,来提升认知,因为你身边很多人的认知与你的一样的水平,你不知道的知识,他们同样也不知道,要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就只有去请教书中的大佬,它们能精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很多道理都有古人记载,我们就是与那些有智慧的人面对面的对话,而且成本极低。

聚焦自己的方向,刻意练习,相信自己,慢慢你也会成为那个优秀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