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
每年高考结束后,朋友圈都会被各种吐槽高考作文的文章刷屏,对于这些文章,多数时候我最多打开看看,很少去评论。毕竟再吐槽再不满,只要不跑题或者故意标新立异,只要语句通顺、能够自圆其说,基本分是能拿到的。可今年,朋友圈里转发的一篇江浙高考阅读题的文章,却让我感触颇深,在心疼江浙考生的同时,还心疼所有的还在寒窗苦读的孩子们,甚至心疼起那些被当成考题让考生们阅读的文章作者来了。
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今年江苏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摘选自《青年文摘》巩高峰的《一种美味》,文章大体内容是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文章太长,就不引用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网搜),其他的题目尚可,关键是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要进行“文章结尾赏析”:
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据说,有不少人(包括考生在内)@作者巩高峰,询问标准答案,可原文作者表示,他自己也搞不懂自己想表达什么意思,因为标准答案还没有出来。
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 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 让阅读回归阅读的本意真是尴尬的一幕:原文作者都解释不了的一句话,却成为了高考作文题,非要几十万学子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挖出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意义。只是很难说究竟谁更尴尬,是原文作者?考生?还是出题老师?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尤其是意欲开山立派的所谓“大家”们,尤其喜欢将某些书籍进行反复解读,全然不顾这些解读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类似的书籍实在是数不胜数,《诗经》、《论语》、《红楼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部。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其中的“风”为各国的民歌,是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比如说开篇第一首《关雎》,写的就是年轻男子对一位“窈窕淑女”的爱恋、苦苦追求。可汉朝的《毛诗序》、宋朝的朱熹却将《关雎》一诗解释为歌咏后妃(周文王的妃子)的美德,后世还有将其解读为君王思贤才等等。
《关雎》本为民歌,流传于民间,口口相传。对于当时温饱尚有问题、识字更是天方夜谭的人民来说,后妃是不是贤良、君王是不是在寻找贤才,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所谓的后妃之德、思贤才,不过是后代学者为了满足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进行的解读罢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孔老夫子向来喜欢微言大义,后世之人如何解读都算不得过分,但后世人却宣称可以凭借半部论语治天下,更将《论语》中的句子断章取义地拿出来,作为科举考试的命题,并要求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绳,这些可能就是孔老夫子自己可能都意想不到的了。
而更让原作者始料未及的当属《红楼梦》。在“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破产倾家的情况下,曹雪芹回忆起当年的繁华旧事,写下了《红楼梦》,本是“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却被解读成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制度的批判、对封建制度必然覆灭的预测,甚至说成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离痛惜之意”。众说纷纭,各不相让,“红学”俨然成为一门学说,成为许多人安生立命甚至扬名立万的途径,这,估计也是只想写几个自己遇到过的女子、记录几段旧情事的曹公想不到的吧?
到底什么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解释,在此不在赘述。单就“语文”二字的意思来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文章的合称,而学好语文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
什么叫阅读?从字面意思来说,阅读就是看书、读书、观览文件图书,是从文字、图片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一个过程。
如何阅读?从小学时代,我们所写的的阅读方式便是先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再总结中心思想。每一步都不能错,都有标准答案。
在学生时代,我的语文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高考语文成绩也不错(满分120分,我拿到了103分,应该不算太差了),可实际上,从初中开始,我就没好好听过语文课。我烦透了那些按步就章的阅读方法,我认为,与其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揣摩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不如把文章多读几遍、多读一些其他书籍。
大学毕业后,我曾经教过三年高中语文。为了考试的需要,我不得不要求学生们按标准步骤和标准答案来阅读,但更多的时候,我会教他们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多年之后,当年的学生们见到我时,还会说起当年我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
我认为,最好的阅读方式便是“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不能钻牛角尖,遇到不懂得的地方就先跳过去,全部读完或者多读几遍,自然就融会贯通了。每次有所会意的时候,会开心快乐得忘记了吃饭——阅读,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却因为过度的解读,成为了千千万万学子们的噩梦。
阅读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作者的思想、获取知识和信息,是快乐的,若能有所感悟,进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则更快乐了。只不过,读同一篇文章,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感受,很难说谁对谁错。感受本无对错之分,但如果将自己的感受当成唯一的准绳,去衡量几十万的考生,就真成了语文这门学科、阅读这种学习方式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