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简书电影

观影||《狗十三》:去他的青春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17人  花古灼
观影||《狗十三》:去他的青春

看完整部电影,我沉默了。

最后一个镜头,昭昭一遍遍的摔倒,一遍遍的爬起,一遍遍的哭喊。

老师推开他说,你自己来。

多么熟悉的场景,每个人都在某个阶段被逼着长大。

我不认为长大是件坏事,只是觉得中国式教育的压抑之下,成长的痛苦未免太大。

末了,父母对你说一句,别哭啊,乖,你爹妈也是这么过来的。

成长,本不该是这世间残忍的轮回。

《狗十三》把成长拍得血淋淋,被迫学会成熟的李玩令人心疼,也真实得令人心颤。

我们的青春,夹杂着课本、老师、成绩,还有妈妈的嘘寒问暖和爸爸的严厉批评。我们的青春,能记住的却不是爸妈的好或坏,而是那偶尔和同学出门秋游的日子。

父母总是按照理性的逻辑,给孩子一切最好的,但剥夺的却是孩子的自然可能性。

《狗十三》里最典型的家长就是李玩爸爸。

李玩想学物理,他爸逼他学英语。李玩的狗丢了,他爸无动于衷。李玩想去看天文展,他爸食言而肥。

他爸爸和女儿沟通的方式,不是打骂吼,就是给钱。

熟悉吗?实际上,电影还把现实理想化了。

中国式教育有一条很令人无奈的逻辑: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有控制你的绝对权力。

这里的控制,除了身体上,还有精神上。我相信在许多人的青春里,很少会被父母当做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常常面对的是简单粗暴的独裁。

往深了讲,我们能怨恨父母吗?不能。父母也是时代的受害者,他们作出的都是他们自以为的最正确选择,包括忽略孩子们的意愿。

当父母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法给予孩子足够重视,只以金钱来维系亲子关系,孩子将不可避免的被迫以痛苦的方式成长。

就像影片开头的李玩,她不尊重爷爷奶奶,叛逆,有个性。

她的怪癖,是她天生的吗?一个十三的小女孩的是非观,如果不是来自于爷爷奶奶,不是来自于一本正经的老师,那会是来自于哪里?

父母用威严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孩子的青春就不再是完整的青春。

世间的确有那么多无奈,李玩的父亲要应酬,李玩的后妈要养儿子,李玩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

至少,请让孩子以自由意志而成长。

至少,在她喜欢物理的时候不要逼她学英语。

至少,在她狗丢的时候说一句,爸爸陪你找。

谁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在这之前,父母们也当了20年的人了。

无知不是借口。

至少,请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人来对待。

最后,想讲两个印象很深刻的学生例子。

有个男孩子爸爸是拆迁户,家里靠收房租为生。这个爸爸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钱,其次打麻将,再次喝酒。这个男孩子因为成绩很差,高中只能读职专。后来听老师讲了许多2+3项目,决心出国求学,改变低学历的命运。

他和爸爸商量时,他爸爸回答他,”老子花100万送你出国留学图啥?你回来工作赚的钱,还抵不上我收一个月的房租咧。“

另一个男孩子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异了。妈妈开了间公司当大老板,每天全世界到处飞,非常忙。她一个月大概就能见这孩子一次。

男孩子读的住宿高中,每个周五要提前回家,给弟弟妹妹做饭吃,再辅导他们写作业,给老师写反馈。

他说,他知道妈妈很辛苦,想尽可能承担做哥哥的责任。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行道,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


写在最后:

话虽如此,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看到身边很多年轻的父母真的很棒!和老一辈那会不太一样,现在很多父母都懂怎么平等的和孩子们沟通,尊重孩子们的兴趣。

另外,年过20,就别怨父母了,该学着为人子女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