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21)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199211

        对人的研究近乎其乐无穷。当诗无所诗,从头发到牙齿,从眼神到若有若无的尾巴,都被诗歌赘述,肌体有时呈现出关于超现实意象的白日梦。而人与物的界限,根本无须保持,那朵花被击中流淌出鲜血,根本没有故事,也能激起回响。

        一切与时间有关的追忆都源于死亡的压迫,对自我的探索则是解压的一种途径。生命巅峰体验,无意义地构成了一个人与死亡脚步的平行线,不少人在人生各种追求的过程中“啪嗒“一声死掉。诗人从意识接触死亡概念开始,背后就背上了乞讨时间的麻袋,诗歌是临时搁置这些个麻袋的寄存处。周围看看,就知道有些人负重前行,有些人常常去搁置。写诗和读诗的人在这个关注点上有相同的取向。

        时间性诗歌和死亡诗歌略有不同。时间性诗歌是生活压力的一般日常表达,死亡诗歌却一般都是创伤综合症的约略表达。因此,诗歌中的死亡主题仍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终极话题,它只是诗人对于死亡经验的自我隔离。

作者: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